第三百五十六章 王浩:这样竟然能证明黎曼猜想?(第3/4页)
“接下来……”
他转过身面对白板,边继续下面的部分,边认真的讲解。
这时候,会场众人也都认真起来。
报告,进入到了关键。
王浩的讲解自然和丁志强完全不同,有着《教学的反馈》加成,他讲解的每一个部分,都更容易让人理解。
台下众多学者也都发现,王浩上台做讲解以后,刚才有点没跟上的地方,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新的内容也很容易理解,甚至继续深入思考,能想到很多新的东西。
于此同时,任务灵感值也不断增长。
【任务四,灵感值+1。】
【任务四,灵感值+2。】
【任务四,灵感值+1。】
……
一个半小时,报告内容全部结束。
整个过程中途还休息了十五分钟,依靠王浩对于内容的详细讲解,在场绝大部分学者都理解了高次质点函数的推导过程,同时也感觉收获颇丰,听了一场报告会以后,感觉比自己研究好几天,甚至是几个星期的收获还要大。
“不愧是王浩院士的报告!”
“不虚此行啊!”
“我发现王浩院士不止擅长研究,还很擅长作报告,他讲的太清楚的,一听就能明白。”
“是啊,真是了不起!”
“如果王浩院士专注于教学,也肯定会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
在报告结束以后,王浩留出了半个小时时间,解答台下学者的疑问。
随后,丁志强再次上台。
这次丁志强上台依旧是起个开头,因为已经有了一次经验,他倒是表现的淡定很多,并认真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我在研究最小质数对节点函数的过程中,发现其所对应的五维图形中,存在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复平面……”
刚才说着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把一个白板搬了过来,白板上面就画着五维图形,中间特别标注着一条红线。
“大家来看这一条红线,它所对应的就是很多高维图形相交的复平面。”
“我认为这不只是巧合……”
丁志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就像是一个学界新人,给一大堆学术大佬做陈述,希望能获得学术大佬们的支持一样。
他的心态就是这样的。
但显然,他的表达并不清晰,说了好半天的时间,台下好多学者甚至没弄懂,红线标注的位置为什么对应的是一个复平面。
这时候,王浩上台了。
之所以让丁志强做最开始的陈述,只是因为想法属于丁志强,但想要获得灵感还必须自己上台,他马上做了更详细的讲解。
其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红线对应复平面的特殊性。
另一个是红线对应复平面,和黎曼猜想存在的某种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是从数学形势上发现的,并不是非常完善的证明,但也是他们研究进展中的一部分,极少有学者会把自己的研究直白的说出来,也让好多学者感到惊讶。
王浩并不在意。
如果论起研究速度,他相信没人能比自己更快,即便其他人知道了研究,也根本没什么关系。
更何况,他在学术报告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的灵感,已经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差的只是回去做总结了。
现在,灵感值还在增长。
等王浩详细的讲解完以后,台下顿时议论纷纷,有学者觉得研究很有意义,顺着方向继续下去,很可能会有新发现。
但是,大多数学者并不在意。
在他们来看,王浩只是给自己的学生‘站台’,鼓励学生在如此重大的场合发表看法,说明一下自己的研究。
仅此而已。
这个研究很重大?
别开玩笑了!
如果研究非常的重大,王浩还会让学生直接说出来吗?
现在王浩已经达到了目的。
经过这一场报告会以后,所有人都记住了丁志强的名字,以后再其他场合遇到,大概其他人也会给上几分颜面。
同时,也有学者对于研究方向感兴趣,高明就顺着方向思考了很多。
他转头问向比尔卡尔,“王浩院士说,那个复平面可能和黎曼猜想具有某种相关性?”
“他似乎对这个很感兴趣……会不会是,这个研究和证明黎曼猜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