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7章 5号教官的枪(第2/3页)

说完,他转身走向猛士车,从里头拿出一个大盒子,提在手里走了过来。

大家一看那个盒子,都有些疑惑。

现在全队使用的高精狙都是同一个型号,这个型号的枪尚未定型,还在试装阶段,是从俗称26W的高精狙基础上改进的一个型号。

他从一名教官手里接过那支被俗称为26W的狙击步枪,略微检查了一下,趴在地上开始瞄准。

26W之所以被称为26W并不是它的型号叫做这个,而是当年这支号称国内第一支专业高精狙刚出来的时候传说造价高达26万,所以被冠以“26W”的称号,实际上它军方型号为CS/LR4,全称叫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

不过,这支枪在后续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小问题,所以就有了现在李正和其他队员手里用的这支改进型号的高精狙。

说起CS/LR4这个枪也是大有来历,背后其实映射出PLA建军至今的狙击手这门职业的发展,还有对狙击这门军事学科的认识和摸索。

众所周知我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军事装备和编制上师从前苏,虽然朝鲜战争期间热热闹闹地搞了一段冷枪冷炮运动,也出现过像张桃芳这样的神级射手。

但严格意义上,张桃芳并不算是狙击手。因为这位神一样的人物从一开始就只是步兵班里的一名普通士兵,那时候的解放军压根儿不知道什么叫做狙击手,在军队作战序列中并没有给与这个职业预留编制。

也就是说,当时的解放军里没有狙击手这个行当。

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前苏老大哥的影响,因为他们从二战结束后在导弹至上的理论下居然抽风般彻底撤销了狙击手这个兵种。

所以当时苏军本身就是没专业狙击手的,后来苏军发现在作战单位里没有狙击手也不行,于是便以机械化部队的装甲车携带可供随时取用的SVD狙击步枪作为步兵的延伸火力,从而解决没有中远距离精确火力支援班组进攻这个问题。

而且当时中苏关系走向冷淡,双方最后几乎反目成仇,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后来的解放军便没有采取像苏军一样采用运兵车内放置SVD狙击步枪提供随时取用来解决没有1000米中远距离的控制火力的问题。

直到后来换装QBU88,也就是俗称的88散,结果这玩意用起来更要命。

88狙也同样继承了传统,使用的是5.8口径的重弹,也就是和79/85一样使用普通机枪弹,从纸面数据上这支枪比85狙性能更优越。

军方的意图是想用88式狙击步枪完全是替换掉79/85式步枪替提供班组支援,并非狭义上的现代狙击手概念,更像是精确射手的概念。

只可惜88狙的精度更是一言难尽,别说是达到狙击枪入门标准的1MOA精度了,弹着点超过300米后散布甚至比85狙还不如,最要命的是依旧采用燕尾卡槽,瞄镜和枪身结合不够紧密,很容易就偏移,打一次就要重新校正归零一次,平时甚至校正好后连瞄镜都不拆直接放在枪库里摆着,为的就是保持状态确保下一次射击时候的精度。

这样的枪根本算不上一支合格的狙击步枪,所以很多特种部队在配发88狙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保留了85狙作为狙击手的专用枪支。

这一切,直到26w这支狙击步枪出现才彻底摆脱了解放军中没有专业狙击步枪的尴尬境地。

说起这支26W,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解放军对外军研究的深入,并且加强了与外军的交流日益增多,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派人到国外参加了一系列的军事比赛,其中就包括了世界军警狙击手大赛。

当年武警部队派人去参加匈牙利国际军警狙击手大赛,所配备的就是万年不变的85狙,结果到了那里比赛,一开枪弹壳就跳到旁边别国选手的脸上,烫得别人吱哇乱叫频频举手抗议,最后不得不用战术背包挡在抛弹口一侧拦住抛出的弹壳这才被批准继续比赛。

不光抛弹过远这一件尴尬事,队员们在比赛过程中才发现85狙的弹着点散布显然和世界名枪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参加比赛的狙击手抱怨85狙原配的4倍瞄镜放大倍数太小,在远距离上甚至连靶心都看不清。

好歹中国也是个大国,这些年军事发展也蒸蒸日上,居然出去比赛还拿着当年的仿制枪不说,性能还还差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