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3页)

宋城苦笑:“我们大队长在公社和县里都是有关系的,告了也没用。”

那个大队长是地头蛇,而且不会做得那么明目张胆,多的是办法让你乖乖‘自愿’送礼。你要敢怎么样,有的是办法给穿小鞋。

而大队长顶多就口头批评一下,不痛不痒的。

“这么说你们还挺乱,我们大队就没有这些事,我们大队的知青好多都到孩子爸组建的罐头厂工作了,待遇可好了。”

曹荣妹提起这个,眉宇间尽是得意和自豪。

宋城很是羡慕,“我们大队这种好事都轮不上知青,高考恢复的事,我们大队长都没说,我们那特别偏僻,从公社到大队还得走大半天的路,要不是我家里有事正好回家一趟,都不知道这些事。”

其实不止知青,他们大队的普通村民日子也不好过。

宋城没去过别的地方,可他有跟分配到其他地方的同学朋友通信。

有的地方虽然艰苦,可所在的村子民风淳朴,日子还算过得去,经常苦中作乐,没有那么多腌臜事。有的知青还跟当地村民一起搞建设,每天日子过得很充实,没有虚度光阴。

偏偏他倒霉,分到这样的地方,其实他们大队自然条件还算不错,日子可以不过得那么苦,不像有些地方东西都种不出来,或者半年都是冰天雪地的。

奈何人不行,自然条件好也改变不了什么。

还好,他现在脱离那个地方了,可何景玉走不了,这让宋城心里很不是滋味。

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何景玉被留在那里,他真的觉得太可惜了。依照何景玉的聪明才智,留在小乡村里太埋没了人才了。

石立夏听了宋城这些话,不禁想起从前看过的高考录取顶替的各类案件。

这种事在从前信息闭塞的时代,发生了很多起,后来还打了官司,但是也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人生已经被交换,讨回了公道也没法改变什么。

石立夏记得央视一位非常有名的主持人,也遇到了类似的事,还好他的爸爸一直奔走争取,才让他进入了自己梦想中的校园。

如果他没有个较真的爸爸,兴许他的命运就跟后来很多上新闻的人一样,完全被改变了。

石立夏以前看这样的新闻时,就非常地生气,作为一个普通学子,最讨厌特权阶级抢夺普通人的资源,这是极为卑鄙无耻的行为。

一般被顶替的人,家庭背景都很一般,如果考上了真的是会改变命运的。

可这些人就是挑软柿子捏,这样顶替了对方也不知道的,知道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石立夏不知道何景玉是什么情况,但是听宋城的描述,何景玉是个学霸甚至学神,情绪稳定,按道理紧张失误的概率很小,而且顶多就是考差点,不至于落榜。

尤其他们是对过答案的,再马虎也不至于这道题的答案写到那道题下面吧,现在又不是答题卡模式。

“你刚才说何景玉报考了京城的大学?”

“对,他报考了理工大。”

“你不是说他从小在那长大,有没有写信去那边问以前的熟人,让他们帮着去查一查情况。”

宋城:“这些年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也很多年没回京城了,之前他写过一封信给以前认识的伯伯,可一直都没有回信。景玉猜测,那位伯伯也离开了学校。”

曹荣妹是个热心人,她觉得宋城这小伙子不错,知恩图报,长得还白净好看,跟她想象中的儿子一样。

不管是石丰秋还是石冬青,都不符合曹荣妹对儿子的期待,一个憨一个皮,瞧着都闹心,一点没继承到他们爸的沉稳斯文,一读书就跟屁股长了刺似的,根本坐不住。

曹荣妹听到宋城一直夸何景玉,觉得何景玉也是个很好的孩子,也就十分地上心,开口道:

“立夏,你过两天不是要去京城出差吗,你要不顺道去看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