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3/5页)

自从有了阿福,说什么悄悄话都比从前要安心得多。

虽然很多时候也没说什么不能外传的话,可被人偷听还是会觉得不舒服的。

“这狗都成精了。”石广顺感叹,然后继续刚才的话。

“你们还记得我之前做书童的那户人家吧?”

石立夏和石迎春都点了点头,“记得。”

曹荣妹眼珠子一转:“他们跑的时候,不会给老太太留了东西吧?不能够啊,论亲近还是你更亲近,自从你当了书童,她就被打发去干杂活了啊,为啥给她不给你啊?”

那户人家的主母担心自己孩子跟乳母走得太近,太过依赖乳母,因此没让赵婆子守在自己孩子身边多久就调走了。

不过那户人家还算厚道,没有把人给赶回家,还是给了一份工给她,待遇却比之前差了许多,好处就是可以经常回家。

“那倒是没有。”石广顺摇头道,“人家又不傻。”

曹荣妹:“那你啥意思?”

“他们当初走得匆忙,而且虽然跑出去了,其实还是存着以后会回来的心思的,肯定留了不少好东西来不及带走,只是藏在哪里我并不知道。”

华人讲究落叶归根,很多人跑出去也是存着暂时避祸的心思,并没有打算永远在外头的,因此很多人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曹荣妹眼睛一亮:“那户人家这么阔,从手指缝里流出来,都够咱们全家的吃香的喝辣的了。”

石迎春:“可是这跟咱奶有啥关系?她不就是个打杂的吗?”

“当时是留下一个老管家的,他是你那户人家主子们最信任的人,他无儿无女只有个瞎了一只眼的老伴儿。他救过老爷子的命,看着当时的当家人长大的,按理来说要走也会带着他,但是当时却没有把他给带走。他们连我都叫过,怎么可能没想着带他。”

老管家不像他有亲人在这里,所以不舍得走。

石立夏:“他负责守着那家人留下来的财宝?”

石广顺点点头:“要不然解释不通。”

曹荣妹是个心急的:“那也还是跟咱们家老太太没关系啊。”

“咱们家老太太跟老管家的老伴儿从前是在一块干活的,有次那老婆子中暑晕倒,咱们家老太太正好碰见了,就把人给救了,于是就走动起来了。

那时候那老婆子还想认咱家老太太当干女儿,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不了了之了。但是两人关系一直很好,老婆子走的时候,咱妈还去见了最后一面。

那时候老管家已经突染风寒去世了,那老婆子在老管家走后一年多,也跟着走的。”

大家一听这话,顿时明白了。

石迎春:“所以您觉得那老婆子走的时候,将那户人家的秘密跟奶奶说了?”

石广顺摇了摇头:“他们肯定不会直接说的,但是肯定留下了线索,让咱家老太太以后给那户人家的后人,而且并没有告诉她到底是什么。”

否则依照赵婆子的性子,那些东西早就没了,怎么可能这么沉得住气。

但是赵婆子不知道,不代表告诉石广顺后,他会猜不出来,可石广顺怎么旁敲侧击也没用,赵婆子嘴特别的严。

再加上后来清算等等,赵婆子更加守口如瓶,连其他兄弟也没有提过。

石立夏:“爸,要是人家确实没说呢?”

“不大可能,因为你们奶奶拿了信物。”

“信物?”

石广顺:“就是你奶□□上的那根木簪子,别看黑乎乎的不起眼,是用铁木制作成的,我以前在地主家主母头上见过。”

赵婆子一直盘发,然后用个木簪子固定住,说是木簪子,看着就跟随地拿的木棍一样,上面没有什么花纹,也就是盘得油亮一些罢了。

曹荣妹恍然大悟:“难怪这些年你不肯分家,原来一直惦记这件事啊。”

石广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石立夏:“可是咱们就算养了奶奶,她也不一定把这些事跟咱们家说啊,她兴许享受咱们的照顾,另一边又把东西给大伯或者四叔呢。”

这种事赵婆子肯定能干得出来,那到时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石广顺不在意道:“咱们只需要拿到那根木簪就行,其他的没有那么重要。”

曹荣妹还是觉得不妥:"她啥都不说,拿了那玩意有啥用?而且就算拿到那些东西,咱们也不敢拿出来啊,那也白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