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9章(第3/5页)

唐夫人这会已忙着站起来向杨佩君行礼道:“见过王后!”

杨佩君忙道:“皆是客,不须多礼。”

她说着,又转向罗文茵,“既和离了,可有什么打算?”

罗文茵嘻嘻一笑道:“就是宅着养老,没别的想法。”

杨佩君摇摇头,“只怕由不得你。”

罗文茵不以为然,“现在还有谁能做主我的事?我不愿意的事,两个弟弟也不会相强。”

杨佩君一笑道:“且瞧着罢!”

说着话,正好丫头端了新鲜果瓜上来,罗文茵忙劝杨佩君和唐夫人多吃些。

她们这里笑闹,丫头便去禀了夏氏和毛氏道:“夫人自和南姜王后和唐夫人笑谈,唐夫人说了笑话,夫人可乐了。”

夏氏和毛氏互视一眼,本以为姐姐和离,回至罗府,须得消沉一阵子,她们做弟妇的,这阵子怕也得打起精神安慰,没料到罗文茵这么快活?

这是一早就盼着和离?如今得偿所愿?

夏氏和毛氏又摇摇头,不管了,姐姐开心就好。

将军府那边。

李汝安一早如常起床,到练武厅中练了一会剑,喊过儿女们训了几句话,一道用了早膳,便又回了书房。

稍迟,他喊了李管家进去道:“去崔府请崔将军过来说话。”

李管家应了,退了下去。

当年李汝安失踪,崔元舟身为副将,领着兵马回京奏报,皇帝大加封赏,让崔元舟暂接手征西大将军之职。及至北边有战事,崔元舟领兵去支援镇北大将军,镇北大将军战死沙场,崔元舟收拾残局,暂接手镇北大将军兵马,苦撑三个月,等得粮草至,终于大捷。

待回京,皇帝封赏崔元舟,正式任他为镇北大将军,征西大将军的职位暂空,兵马由另一个副将接管。

如今李汝安归来,便又接掌征西大将军之职。

论起来,崔元舟已不是李汝安副将,而是平级,并不能随意召唤。

但李汝安和崔元舟当年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情谊比较深厚,他令管家去请崔元舟,崔元舟一下早朝,马上就来了。

两人见面,分宾主落座。

崔元舟先禀报道:“将军,你归来的消息已传了出去,一众老部将只等你召见。另有,我已去信给南姜王,告知你归来之事,并让运送那具骸骨之人,收到信时,将骸骨当地埋葬了。”

李汝安点头,问及这些年部将诸事,又道:“我不在八年,人事变迁,部将也有告老的,并有许多新面孔,且得遂个熟悉。”

崔元舟知无不言,言无不归,且又提了一些建议,最后道:“当今皇上登基后,也颇看重武将,不管大小战事,封赏极厚。将军此番归来,正好大展鸿图。”

李汝安道:“昨日与皇上一番深谈,知道皇上心有雄图大计,不甘愿一直受制北边和西边两国,此后应有新布局,正要你我效力。”

当今三大强国并立:赵国、游离国,元国。

三大国中,以赵国最强,且有数个臣属之国。

游离国处于西边,以游牧为主,遂草而居,部将多勇武善战。

李汝安当年,正因游离国犯边界,领兵出征,及后追敌以致坠崖失忆。

游离国和赵国中间,隔着浣月国和南姜国两个小国。

赵国大力笼络浣月国和南姜国,也是因为两个小国屏住了游离国。

若被游离国夺取了两个小国,则赵国失去重要的屏障。

而元国,处于北边,对赵国也是虎视眈眈,不时侵犯,试探赵国底线。

谈毕朝局,崔元舟略犹豫,终是问道:“将军如何舍得和表妹和离?”

李汝安苦笑道:“她一心求去,我也留不得。”

崔元舟百思不得其解道:“将军未归来时,表妹明明苦等将军,不管谁示好,皆拒之。”

李汝安:“她如何想的,我也不得而知。罢了,且不谈此事。”

崔元舟马上闭嘴。

李汝安想了想,却又吩咐崔元舟道:“你且拨一小队人马,时不时巡一下罗府四周,若有敢偷鸡摸狗的,当即收拾了。”

崔元舟问道:“将军何不自己派了人马去护卫,也好博得表妹好感,没准异日回心转意呢?”

李汝安摇头道:“她既当众铁了心求和离,当不会回心转意了。我也不便公然示好。只是忧心她此番回罗府,一众觊觎之辈得知她和离,会蠢蠢欲动,到时生了事端,惹得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