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掉坑里了?1.8万亿美刀的大坑!(第3/4页)
他明白陈河宇话里的意思,实际上,关于进一步开放华东大区飞行线路的文件,业已进入到了草拟和审核流程,距离颁发施行,最多不过两三个月。
“有您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陈河宇肃声应道,有时候,点到即止,反而恰到好处。
一番寒暄后,他和秦老来到第一排坐定。
时间刚好转到九点半!
周海峰清了清嗓子,重重地呼出几口浊气,旋即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走上了演讲台。
“大家好,我是沪城第三核能研究所的周海峰,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核能研究员,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核聚变反应的可控式应用。
相信不少人都在好奇,为什么长星岛的核电站,一没举办听证会,二没公开环境评测报告?”
周海峰先是做了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自顾自地抛出问题。
台下的与会嘉宾,听到此处,立刻坐直了身体。
他们万万没想到,周海峰丝毫不吊胃口,上来就开大。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长星岛的核电站,立项始于2018年的第四季度,建造过程中使用到的核聚变技术,在当时处于绝对保密的风险等级,所以我们选了一条非常规的途径。”
周海峰顿了顿,极为坦诚地说道。
现如今,山海集团的鲲鹏号空天母舰,早已进入欧莓各国的视线,第二代‘哨兵’战斗机器人也曾在查希争斗中大放异彩。
强劲的动力系统,同样引起了欧莓洲的警觉。
大华区掌握着一种全新的、成熟的核能源技术,几乎成了西方世界的共识。
以前仅仅是怀疑,而周海峰的话,无疑是坐实了传言。
核聚变技术?
人造太阳?
不仅海外的记者和学者懵了,就连国内的高校教授和研究所成员,同样流露出惊讶之色。
“不可能!”
一名漂亮国的记者,下意识地惊呼道。
要知道,拥有着世界顶尖科技的漂亮国,不过是刚刚完成点火试验,把Q值提升到0.7,距离实现可观的净能量增益,还有十万八千里。
Q值是什么?
在核聚变领域,它代表着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比值,Q值越大,说明释放的能量要远远高出能量。
当Q值大于5时,核反应堆能够维持供给平衡;当Q值大于10时,核反应堆释放的能量,便能经由汽轮发电机组,产生正向收益;如果要达到商业化发电的水准,Q值至少应该超过15。
换而言之,大家都处在粗犷的原始阶段,突然有人跳出来说,他研究出了可控核聚变,注定要面对质疑和否定。
漂亮国都不行,大华区凭什么?
虽然最近几年,大华区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的表现力,确实惊艳绝伦,但涉及核能的研究和应用,漂亮国才是专家。
周海峰似乎听到了这名记者的话,他的嘴角轻扬,挤出了一抹不屑的笑意。
“尽管我们跳过了调研阶段,但我可以用生命保证,长星岛核电站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近乎为零,因为我们使用了一种全新的冷核聚变技术。
与常规的热启动方式截然不同,从核燃料的选择到聚变反应所需的条件,仅有微量的中子产生,配合滤芯的吸收,便能将危害降至为零……”
周海峰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道。
完全不给台下观众消化的机会,从而导致发布会的画风极为诡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偌大的展厅里只有周海峰的声音,黑压压的观众席,包括走廊上的人,足足六百多人,硬是听不到一丝一毫的杂音。
良久之后,不知是谁,猛然咽了咽口水,发出惊叹的‘赫赫’声,余下的众人方才如梦初醒,死死盯着台上的周海峰。
“……按照计划,我们会在5月31号,全面切换沪城的供电系统,长星核电站的峰值产能是139万千瓦时/分,预计全年的发电量在7300亿千瓦时左右……”
周海峰提到的专业名词和计算Q值的公式,在大多数的记者眼里,跟天书没两样。
什么‘Q=(4 imes 1.00784u-4.0026u)cdot c^2’、光速的数值是‘capprox 3.00 imes 10^8 m/s’,每一个字都能认识,但合在一起后,又让人顿感云山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