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产能售罄!400亿成本的芯片生产线(第2/3页)
何婷波看向陈河宇,见老板微微颔首示意,于是开口回答道。
4500美刀!
比湾积电便宜了足足600美刀!
这对手机厂商来说,可以降低12%的制造成本,省下来的全是毛利。
“良品率是多少?”
陆磊快速反应过来,山海微电的开价极低,定然是良品率极其不给力。
他的问题,让一帮激动的潜在客户重新冷静下来。
“81%,这是前三日的平均数据,下半年我司会对设备升级换代,目标将良品率提升至90%。
故而,届时的合作价格也会重新调整。”
何婷波详细解释道。
81%?
属实低了一些,但代加工费用同样低,国内各大手机厂商,尤其是想争夺中端手机市场的企业代表,开始盘算芯片成本,用以决定要不要合作。
进入问答环节后,想合作的公司,大多围在何婷波、王茂松身旁,进一步深入了解合作的方式。
“陈总,山海微电当前的年产能预估在多少?”
陆磊明显有些兴趣,带着助理走了过来,笑着问道。
“那得看苹果要下多大的订单。”
陈河宇邀请对方坐下,笑着回答道。
“不知道陈总对A8X芯片了解吗?”
陆磊笑了笑,不以为意道,以他对山海微电的了解,就沪城、金陵两所中型生产基础,每个月能有3万片8英寸都算他高估了。
“知道,iPad Air 2搭载的一款高性能处理器,采用三核心64位架构,集成了一个主频为1.5 GHz的三核心CPU和一个名为PowerVR GXA6850的六核心图形处理器。
陆总的意思,是想把它的代加工订单交给山海吗?”
陈河宇反问道。
他心里很清楚,这是湾积电的业务,以山海微电当前的产能,就算送到嘴边,也有心无力。
“可以考虑。”
陆磊昂着头,态度有些端着。
“噢?是吗?”
陈河宇斜睨一眼,失笑道。
“狗眼看人低的玩意。”
他冷哼一声在心里骂道,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工艺落后,没有硬实力,底气就不足。
“陈总,我可以拿出20%的订单量,交给山海微电,当然,仅限于A8X芯片的代加工。”
陆磊想了想说道。
陈河宇抛开山海微电的大老板身份,还是未来科技的老板,在苹果之间存在竞争合作关系,他当然不敢得罪太狠。
“20%?
还限制在A8X芯片业务,的确只是蚊子腿!
总比没有强。”
陈河宇微微颔首,点头答应下来。
“陆总,多谢支持,我得失陪一会,详细的合作方案你可以找王总沟通。”
他笑着说道,把活丢给了王茂松。
接着,径直向一边走去,这一块区域,都是国内的各大手机厂商、电脑品牌和通信公司,甚至还有传感器制造商。
这些人,对28纳米的芯片需求量极大。
“陈总,吃瘪了?”
余东好奇问道。
“谈不上,谁让山海技不如人呢?”
陈河宇撇撇嘴,没有多说什么,要是他能折腾出14纳米、10纳米的成熟工艺,苹果、镐通都得屁颠跪舔,包括英特、涟罚科也会上赶着求合作。
“别担心,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嘛,有我们力挺,山海完全不缺订单。”
余东笑着说道。
他们这波人,一半人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说白了就是过来送钱的,何况山海微电的报价并不高,心情自然轻松惬意。
众人七嘴八舌中,就把山海微电每月3.4万片的产能全部瓜分殆尽。
按4500美刀计算,每月销售额高达1.08亿美刀,换算后,接近6.6亿华币,扣除各项成本支出,大概还剩40%的净利润。
在不提高产能的情况下,28纳米每年的盈利上限大约是30亿华币,加上其他规格的芯片销售,最多不超过40亿,勉强能和华芯国际持平。
但此前,山海微电的前身紫港电子,体量不足华芯国际一半,就只是因为掌握了28纳米芯片的工艺制程,就能实现销售和利润的双赢,这就是拥有先进工艺制程的好处。
谁能抢先一步,就可以疯狂捞钱,掌控定价权!
陈河宇听何婷波提起过,去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研发成本总额高达560亿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