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用意(第2/5页)

瞧瞧,这是对李景隆多不放心,虽然是李景隆提的计策,虽然朱棣也觉得李景隆下了一手妙棋,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不过朱棣该给的支持还是给了,不仅把安南王孙陈天平派人一道护送了过来,然后还把柳升的火炮部队以及飞鹰卫热气球部队都运了过来,最后还把徐膺绪调来给他做参谋。

回到当下,胡氏父子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呵呵!真是可笑,简直岂有此理!”

当听到最后时,胡汉苍忍不住站起来怒声骂道。

胡季犛同样也十分恼火,但却保持镇定的态度。

虽然现在已经没办法了,两国已然剑拔弩张,并没有什么回头路可走,即便服软献上黄金和大象,大明大概率也不会停手。

“明人不说暗话。”

张王吴面露狠色道:“既然你们不接受,那想必你们也应该知道了,现在我大明军队已经云集广西、云南,随时可以攻破你们在富良江北面的外围阵地,即将攻城。”

“所以,我奉劝两位,还是早些接受条件为好!切莫自误!”

朱劝也劝说道:“不错,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做破财免灾,能用钱财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闹得干戈四起、血流千里呢?”

嗯,这俩人名字真没起错。

这里额外提一句,攻城,攻的是多邦城。

而多邦城所在的位置,在后世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名字——谅山!

对两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地方究竟是何等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只要拿下谅山这个制高点,富良江沿线便一览无余,大炮架在上面想打哪就打哪。

而且就如同横山之于占城国的意义一样,谅山还是安南国的天然地理分界线,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平原,大明和安南之间,主要的官道就是从这里走的,可以直抵东都升龙府,朱劝和张王吴便是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的……谅山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升龙府的屏障门户,谅山上的多邦城一旦被攻克,那就意味着安南国基本没有翻盘机会了。

相反,如果多邦城能像南宋的钓鱼城一样死死地钉在那里,那么整条富良江防线都将稳如泰山!

胡氏父子当然很清楚谅山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命令安南国的军队在这里修筑了非常多的堡垒,除了把安南国全部的水师都调来助战以外,还依托富良江和桃江等天堑修筑了大段大段的城墙,又部署了安南国几乎全部的精锐部队。

除此以外,从元朝征安南、占城时代留下来的老爷铳也都被启用,再就是大量的床弩也被布置在了防线上,所有的箭头还都特意涂抹了毒药。

十几万部队,二十几万辅兵、民夫,安南国可谓是倾国之力打造了这条富良江防线,胡氏父子有充足的底气认为,明军定然会在这条防线上磕个头破血流!

看到二人的神情,张王吴淡然笑道:“怎么,二位难不成真的要负隅顽抗吗?”

“虽然你们手握十几万重兵,又占据富良江有利地势,但是,凭借你们的这点儿军力,根本就挡不住我大明八十万雄师的脚步。”

“更何况,就算你们守得了一时,我大明还会调遣上百万的援军前来助战,你们觉得能够守得住一世吗?”

胡氏父子当然不知道明军具体出动了多少兵力,他们虽然不好吓唬,但也清楚靖难之役里,大明确实经常出现几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说是八十万未必有那么多,但打个对折也着实不少了,明军真要用人命来堆,把富良江染红了,说不得也真打过来了。

不过胡汉苍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后,沉声道:“这片土地是朕祖辈以来生长之地,朕绝对不可能弃之于敌。”

“你走吧,哪怕死在这里,朕也不会同意你们的条件!”

闻言,张王吴嘴角微翘,露出了玩味的表情。

“看来你们对这片土地抱着很深的感情啊,已经当成了自己家的地方。”

“啪啪!”

胡季犛突兀的拍了拍手掌。

朱劝、张王吴二人还在疑惑,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在他们刚刚迈动脚步的瞬间,只见从外面冲进一群侍卫,将朱劝和张王吴团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