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画饼大师朱棣(第2/3页)

譬如人口,如果人口这个指标成了两个皇子争储的指标之一,那么手段糙一点,会直接从其他地区抢人,手段润一点,则是以利诱之,诱使边境上的其他布政使司的居民过来。

这种手段,在唐代杨炎两税法更化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为了引诱“客户”到自己的辖区,从而增加政绩,唐代的各地官员纷纷推出了各种移民优惠政策,以一些蝇头小利,诱惑老百姓移民到自己的辖区内。

而粮产、经济、文教,同样会涉及到倒卖粮食、强征暴敛、科举舞弊等种种乱象。

说白了,如果拿指标去考核两个皇子,并且激励是储君之位。

那么就千万不要高估人的自觉性了。

朱棣的指节,有规律地一下一下敲击着椅子的扶手,他看着坐在下首的朱高炽。

朱棣忽然说道:“老三。”

“儿臣在。”

一身斗牛服的朱高燧收起堪舆图卷轴,躬身应道。

“父皇交给你个任务。”朱棣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两个哥哥,谁做错事,不论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是给别人脸上抹黑,都要警告。”

“事不过三。”

朱棣的话语虽然风轻云淡,但却是让朱高炽和朱高煦齐齐心头一震。

明面上,朱棣把监察的事情交给了老三。

可谁知道朱棣还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谁?

想要耍小动作,不论是自己作弊,还是给别人泼脏水,都不可能完全做到天衣无缝。

被查出来,别说什么事不过三,只要有一次,朱棣无疑是会失望的。

而最终的指标结果,其实远没有朱棣的态度重要。

换言之,耍小动作的损失,已经大到了两个皇子都承受不起的地步。

朱高炽没话说了,但朱棣身后的朱高煦,此时却说道。

“俺也有话要说。”

朱棣头也不回:“你且说罢。”

朱高煦倒也干脆,半点都不遮掩。

“这不是谁到北直隶谁倒霉吗?”

面对这个灵魂疑问,几位尚书只得感叹二皇子果然如传说中一般耿直。

但感叹完,几人也有些好奇,这个听起来颇为难以解决的问题,道衍是如何解决的。

如果解决不了,那就真成了一方必输的局面了。

毕竟北直隶在方方面面,跟南直隶差的都有点多。

“非是如此。”

道衍此时又从他那仿佛有“袖里乾坤”一般的黑色袈裟大袖中,掏出了一份材料。

嗯,装东西的口袋其实不在袈裟,而在内衬的肘部袖子上,是个朝斜上方的内衬口袋,盛物后只要不剧烈运动,口袋都是自然下垂,但会有略微的凸起。

而古代“捉襟见肘”这个词,其实是指人太穷,做内衬为了省布料就不做肘部袖子,也没有内衬口袋,一摸外衣直接能摸到里面赤着的手肘。

“两袖清风”也是这么来的,指的是两个内衬袖子里面的肘部袋子没钱,可以随便摇袖子扇风。

说回正题,道衍掏出的材料,正是之前在户部值房委托夏原吉统计的南京周围的大中小地主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地主和佃农、自耕农的比例,还有自耕农里面的富裕农民、正常农民、贫苦农民的数量和比例。

除此之外还有南京周围各地具体到乡的粮食产量。

同时,道衍也动用自己的情报系统,统计了北京周围的相应人口、粮食产量数据。

在经济方面,道衍则统计了包括谷物、鱼类、织物、木材、衣物、家具、纸张、车船、牙行、勾栏、瓷器、肉类、水果、酒水、茶叶、糖、金银、古董字画……等等各品类的物品及服务的价格。

文教方面,则是两地的府学、州学、县学、社学数量,以及教师学生人数和教师功名水平。

“这……”

朱高煦陷入了一刹那的呆滞。

俺就随口一问,大师你也不用准备的如此周全吧?

这让我还怎么问下去?

而看着道衍准备详实到令人发指的材料,除了朱棣、夏原吉事先知情,其他人都不禁为之咂舌。

看来道衍为了推行化肥仙人这套更化变法,真是费了相当心力了。

随后,道衍又拿出了计算好的各项对应的浮动指标乘数,给内阁值房里的诸位一一做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