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建文帝,回不来喽(第2/4页)

土圩子除了前面的正大门,靠着小山的地方还有个小门,门前是有土路的,虽然被紧紧地关着,但想必门后应该也有路通往山里。

“这女人是?”

金幼孜眼见着一户人家的女人,被男人撵狗似地赶进了畜栏里,披散着头发瑟瑟发抖。

张二郎看了眼,随口答道:“做错事了。”

金幼孜张口欲问,旋即想到了什么似的,止住了嘴。

秋天日头沉的早,不比前阵子绵长的夏日,耳边早已习惯的蝉鸣亦是在不知不觉间消失地无影无踪。

村子里早已没有在外活动的村民,村长……或者说坞堡主人的家里,几人被安排下来休息。

送来的馒头和水被放在了一旁,没了热气也没人动一口。

童信领着几名侍卫布置好了防御,手里那把尺寸惊人的牛角大弓,已经处于随时可以发射的状态。

朱棣和金幼孜盘膝坐在榻上,朱棣喝了一口自己牛皮水袋里的凉水,又从怀里掏出一张表面已经有些被湿气泡得发白的芝麻烧饼,塞进嘴里便咀嚼了起来。

“陛下以千金之躯,只身入虎穴,似乎一点都不慌张。”金幼孜一手拿着饼,一手虚虚张开捧着掉下来的芝麻,边吃边说道。

“狗屁虎穴,这也算虎穴,那北元大帐算什么?大宁城算什么?”朱棣含混说道,“当年朕还是青年的时候,就藩北平没多久,便带着大军北征,深入漠北上千里直捣北元巢穴,雪夜奇袭,带兵包围了北元大帐,招降了北元的太尉、丞相、知院无数……更遑论靖难的时候,北平被李景隆六十万大军给包围了,朕自绝退路,出塞两千里强取了宁王的兵马,跟这些相比,眼下一个小小村落又算得了什么事?”

金幼孜点点头,这倒也是。

朱棣这种狠人,这辈子干过胆大包天的事情可太多了,眼下确实算不得什么。

看着金幼孜吃了一嘴的芝麻,朱棣看着童信笑道:“不要慌,童指挥使保你全须全尾地走出去。”

“是因为童指挥使的那只海东青出去报信了吗?”金幼孜问道。

童信沉闷开口。

“通知附近的忠义卫,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那是?”金幼孜一时诧异。

朱棣指着童信手里的那把牛角大弓说道:“看到这把弓了吗?”

金幼孜点了点头,朱棣复又说道:“童指挥使这手弓术,天下无双!”

“靖难的时候,有一次南军颓势已显,便欲做最后一搏,有两个悍勇的鞑官带着精锐甲骑往朕这里不要命的冲……那是真的千军万马厮杀在一起,童指挥使在那么乱的战场上,隔着数十步,一箭一个,把两个鞑官胯下战马的眼珠子给射爆了。知道什么概念吗?”

金幼孜悚然一惊。

“且放心吧。”朱棣吃完芝麻烧饼拍了拍手,“有几个人给童指挥使挡在前面,莫说是村里这帮民壮恐怕连一副牛皮甲都没有,便是有甲也没用,童指挥使这副牛角弓配上重箭,三十步内野猪黑熊都是一箭毙命,更遑论是人了……童指挥使一筒箭射不完,堪战的也就都死了。”

听到这里,金幼孜才放下心来,既然安全问题得到了保障,便有闲心聊点别的事情了。

“陛下,臣走了这么一圈看下来,虽然那张二郎总是有意无意地隔着咱们,不让村民与咱们接触……可臣总觉得,这村里的人,不见得原来都是村里的。”

“说说。”朱棣笼着手不置可否。

“牲畜的栏制式不一样,养的鸡鸭和狗也不一样,而且有好几条狗,不是见到我们叫,而是见到了那张二郎过来方才叫,显然与他是不相熟的……最重要的是,村子里靠后山的那几十亩,有一部分是新开垦的,定然不是之前不想开垦,而是人手不够种不过来村里的地。”金幼孜分析说道。

大约觉得证据可能不够,也有可能是刚刚想到,金幼孜又说道:“我们之前看到被关到牲畜圈里的女人,看起来就不是本地人,应该是强娶的。”

“有道理,那你觉得是怎么一回事?”朱棣问道。

“流民。”

金幼孜干脆说道:“坞堡的统治权,哪怕是刚刚建立的坞堡,也必然不会在外乡人手里,定然是本地的豪强主导的……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流民的首领火并了本地人推举的坞主,但必然不是现在,毕竟看那土圩子的新鲜程度,估计张二郎这句话是没做假的,应该就是陛下渡江前后,江南委实民心恐慌,才筑坞堡以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