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无伤大雅(第4/6页)

说罢,二人对视一眼,元绛纳闷道:“这多吗?”

张斐道:“这不多吗?”

“才十笔,哪里多了?”

元绛不解道。

张斐立刻道:“樊大,你真是不会说话,你就告诉元学士,这相当借了多少个农夫的钱。”

樊正道:“我们一共了借了三百来贯出去,差不多约等于五十个农夫的借贷。”

张斐道:“这不到一天功夫,就借了五十个农夫,这还不多吗?再加上这还是开张第一日,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目。”

樊正也点点头,“其实有很多人是想来借钱的,只是还不大放心,都在考虑,但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啊!”

元绛坐了下来,“我是要拿利息出来交差的。”

他要的不是你做买卖的数目,而是要一个令人震惊的数目,因为这是朝廷的买卖,必须能够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借给几千贯,跑去朝廷邀功,那会被人打出来的。

张斐呵呵道:“元学士,利息是怎么都交不了差的。”

元绛诧异道:“你这话怎么说?”

张斐道:“你就是一年借十万贯出去,这利息也才两万贯,我听说城里那些大财主,卖个酿酒资格,都得两万五千贯。”

樊正诧异道:“才两万五千贯?”

张斐问道:“你樊楼花多少?”

樊正道:“一年至少六万贯。”

张斐猛抽一口冷气,又看向元绛道:“元学士,这点利息怎么交差?况且咱们还是讲究细水长流,这本钱兴许一年都还回不来。”

元绛道:“当初不是你说能行吗?”

“我说得是种税得税。”

张斐道:“外面那些人借钱是为啥?是为了做买卖,一方面,他做买卖就得赚钱,赚钱就得交税,另一方面,他们得雇人,雇人都得给工钱,拿着工钱的人也得交税。税才是关键,如今外面那些大地主都想明白了,正处心积虑地对付税务司。”

元绛张了下嘴,旋即又看了眼樊正。樊正心领神会,“若元学士没有别的问题,我就出去忙了。”

“去吧!去吧!”

樊正一走,元绛就向张斐道:“你可不忘记,王介甫还等着咱们的政绩。”

张斐道:“我没有忘记,能收得上这么多税,全凭新法,只不过不是依靠新法直接得利,这新法更像似种草,去养着牛,牛在耕地种出粮食,只要财政改善,那就行了呀!朝廷可不会管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元绛道:“以前可以这么说,但是我刚刚收到消息,目前朝中,有很多人认为汴京和河中府的成功,是在于公检法,而非新法。”

哇!你这消息忒也不灵通了,现在才知道。张斐故作诧异道:“真的吗?这法令和政令本就是缺一不可,没有可争论的。”

元绛叹道:“朝中之事,非你想得那么简单啊!”

张斐道:“我只知道,这财政改善,咱们都有政绩,回到朝廷,咱说得话就是权威,咱说是新法,就是新法,是公检法就是公检法,财政不改善,咱们连张嘴的资格都没有,只有挨骂的份。”

“这倒也是。”

元绛点点头,道:“其实现在回头来想想,青苗法只能抑制土地兼并,可要说以此法来改善财政,也真不过是痴心妄想啊!”

张斐微微一笑,你老现在才知道啊!道:“不过元学士若想弄点动静出来,也不是不行的。”

元绛忙道:“你有何办法?”

张斐道:“这里的收入,是细水长流,若不懂种税之理,也难以明白其中玄妙。但这种收入刚好符合官府的一些零碎支出,元学士可以将部分官府的支出,都算在这解库铺,每月来此领一些钱,那边就可以将更多的财政直接用于朝廷,那么在朝廷看来,这账目就会变得更加好看。”

元绛听得眼中一亮,“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而且这能够有效防止官府贪污腐败。”

张斐笑着点点头。

元绛顿时转忧为喜,“还是你小子机灵啊!”

……

“子由!你说他们当初会不会只是虚晃一枪?”

范镇站在街对面,望着门庭若市的马家解库铺,神情稍显郁闷,又向一旁的苏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