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玉石籽料(二更)(第4/5页)
一个是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这东西就是个没用的石头,就算是知道里头是玉石,那放在这个年代也没人会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儿回家去给自己招难。
而且当地人也并不稀罕这东西,他们都清楚行情,不可能跟农民交易,所以农民们也就只能做做外地人的生意而已。
可这年头人口流动控制严格,疆城又处在偏远地区,能遇上几个外地人呐。
偶尔遇上的那些人,也都大部分是出公差去的。
那些人更看重自己的铁饭碗,不会轻易做出私下交易授人以把柄的事,何况这交易的东西还是不当吃不当喝的破“石头”。对于他们来说,这所谓的玉石完全比不上大城市的手表布料这些吸引人,能让他们担着私人交易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
于是,当地的官方算是有恃无恐,这些农民从冰冷的河水中千辛万苦找出来的籽料最后也只能跟收购站交换,他们并不怕这些东西流到外面去,毕竟外面并没有它们的市场存在。
也是因此,当地的那些世代依靠籽料采集生存的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苦,甚至到了食不果腹,身无片瓦的程度的人家也不是没有。
看到这里,古明妍不禁想到后世,尽管那时候玉石的价格被炒出了天去又能如何,那些世世代代在玉石的产地生活的人们,却也没能靠着自己家园的这片宝地的出产,给自己换取多大的财富。
那其中最厚的那部分利润,还不是被中间的商人和营销的资本给赚了去,当地人也就是能分到个蛋糕的边边角角的,就那都已经很不错了。
古明妍的脑子一时跑了偏,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古建国宁荣薇他们都已经下班回家了。
于是,她只能暂时收回思绪,等晚饭后再跟自家老爸商议此事了。
饭后乘凉,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借口,古明妍和古建国父女俩,又一次聚在了古明妍的书桌前,俩人对着古建党的那封来信,开始商量起了事情具体的操作方式起来。
没错,在看过自家大哥的回信后,古建国最终也同意了去疆城收购玉石籽料一事。
这事儿算是父女俩达成一致的确定了下来,只待完善计划和等待时机具体进行了。
从古建党所描述的当地农民的交易情形上看,古建国觉得,若是自家想要大批量的收购籽料,只要是找对了门路,还是挺可行的。毕竟当地不管是官方还是农民本人,都不会想到有人会出手大方的做这样的事儿。
古明妍还跟古建国商量着,既然自家有钱,那么在收购的时候就不要过分的压价了,尽量多给农民们些好处,能够帮着他们改善生活的同时,也是让人家拿到了足够多的好处之后好能保守好秘密,别把古建国和他们自己都给卖了才好。
交易的事情可行了,剩下的就是这前后来去环节的过程需要被完善了。
了解当地情况懂行的人也好找,古建党手下就很有几个信得过的本地兵,人品能力都靠得住不说,好几个自己家里就是干籽料采集的,对里面的弯弯绕绕比谁都清楚。
到时候让他们这些人带着古建国一道儿,肯定能最大程度不引起人注意的同时,收到最多最好的籽料。
而且古建国肯定也会最先照顾他们自家的生意,他们家里有利可图了,他们自是会守口如瓶的。
剩下的关于运输和储存的事儿,古建党虽然没有明说,但也隐晦的提到了他们家在军区的院子特别的大的现状。
古建国跟女儿商量,觉得要是可以的话,他们要不就把收回来的东西先放到古建党的家里算了。
比如一些大型籽料,可以先寄存在那里。
那里毕竟是军区,古建党又是二把手,只要他本人不出事儿,只要能把东西顺利的运进去,那这东西放到他那里就是再安全没有的了。
大号籽料的储存地想好了,而剩下的一些中小件的话,古建国完全可以自己带回来。那些东西堆堆落落的自家也完全能放得下,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古明妍还提出了,这事儿要能成,肯定是少不了得靠自家大伯帮很多的忙的。就不说古建党得帮着给推选合适靠谱的引路人了,就是这来回的去农民家和把籽料运回军区,一路上的用车,不也是得靠他这个军区大佬帮着上下打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