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外援只能明天出场了(第3/3页)
柳苇不知道该怎么说。
《夏日》的时候只需要恨就行了,恨世界,恨自己,这种感情她体会过,当然能表演出来。可《汪汪汪》是怜爱,是同情,她不算太长的人生中,还没有奢侈到去怜爱谁或同情谁的经历。
施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同情需要更高级的自我,怜惜是比同情更高级的奢侈品。
她只同情过流浪猫和流浪狗,家里最初养的那只在《武王传》片场收养的狗,还有她在学校收养的两只猫,还有蛇和孔雀,她的想法都是要是我不管,它们就会死。
她同情它们,收养它们,都是因为她觉得比起这些小动物,她至少还能给它们一个家。
而在人群之中,哪怕是唐希,她都觉得唐希比她更富足,更有底气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剧组里的工作人员都有一技之长,有家人,有朋友,有很多东西。
她有什么啊?她什么都没有。
哪怕是演戏,她也没有演得很好,,足以让她自傲,让她可以更有底气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唐希、路露、陆北旌、梁导……他们是因为她会演戏才和她在一起的,他们像朋友一样关心她,像家人一样照顾她。
但她总会有一种恐惧。
假如她不会演戏了,他们还会不会在她身边?
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贫穷的人,她得到了这些人的关心之后,却仍嫌不够,希望能得到更多,最多。
她同样的关心他们,也爱护他们,但是——她更怕失去他们。
不管是从家庭里,从父母亲人身上,还是从唐希他们的身上,她体会到的都是渴望和索求。她渴望得到更多的爱。
女主角对教官的怜惜和同情,需要她自己足够富足,才能把满溢出来的爱意送给旁人。——让她以自身体会来演,只会演出为了得到教官的爱,而刻意提前付出。
这跟女主角对教官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怜爱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感情。
她找不到立足点,就无法顺利的表现。而她不能赌观众能不能看出来。
万一观众看出来了,说我觉得女主角根本不爱教官,那她才真的把这部电影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