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讨价还价这种事,当然……(第2/7页)
他们合力租了一个大屏幕,竖在门口。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他们家车子在318国道上的表现。
成绩斐然,就连在318国道上表现最差的一个车企,都订出去好多辆车。
消费者对它的预期就是:价格便宜,而且真的走完318了,在城市里开开,肯定没有问题。
大牌车企有自己的固定消费者,剩下的消费者又被这八家公司抢光了。
车展上的其他民营车企很寂寞。
最积极的一家车企是一家已经创立五年的「长剑」,地址在焦作,企业主是一个农民老姚,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手创办企业。
今年长剑的销售额不错,他还想要再创新高。
如果他自己跑一趟318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要宣传这件事,就得占用企业不少钱。
老姚认为既然紫金已经搞出了名气,不如再与紫金合作,也省得再费劲宣传。
他的想法不错,但是紫金当初办这事,是为了统计地形地貌数据,以及不同地段的季节变化。
上次跑了一趟,车队里的工作人员已经跟沿途的村子、镇子,还有常跑那条线的车队打好招呼,建立了合作关系。
监测仪器全部安装到位,所有数据都会远程传输回紫金,不需要以公司的身份再跑一趟。
安夏唯一感兴趣的是这个公司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里发展到现在,必定有可取之处,就算不一起走318,也许在其他方面还有合作的机会。
刚好焦作离洛阳不算远,安夏打算先去拖拉机厂把发电机组的事情敲定之后,就去焦作看看。
王厂长怕诈骗,亲自来了一趟紫金。
安夏怕他们管不好厂子,用她的钱,占她的时间,生产出一大堆垃圾。
于是,她也要亲自去一趟厂里,安排公司的人进去驻场,协助生产,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监工」。
此时明光文具厂已经彻底转型,专门为公司研发部门提供硬件。
产量不大,都是实验性的产品,根本不需要人盯人,大家都很自觉,工作非常认真。
孙志很寂寞。
五年过去,孙志已经从当初心软天真的地主家傻儿子,变成「脸酸心硬」的「拿摩温」,谁出错,他绝不客气,正好适合去乙方单位驻场。
他不需要懂发电设备的原理,流水线上的每个动作都是固定的,只要把人管好,按标准流程去做,就不会出问题。
孙志只要跟普通工人一样,好好参加一遍学习,就可以上岗。
所以,安夏把寂寞多日的孙志带上,前往拖拉机厂,跟他说得盯着。
合同签完之后,紫金科技就已经把首付款打过来,王厂长迅速与此前有业务往业的瑞士轴承公司联系,谈采购事宜。
一个以出银行家而闻名的国家,会是什么善碴。
他们早就知道巴统协约国们又在作妖,变着法儿的给中国企业找碴,也听说紫金企图采购风力发电机组的计划泡汤。
他们很自信,他们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涨为由,将价格向上涨了20%。
王厂长很为难,他大意了,安夏身份的真伪牵动了他的注意力,没有先向瑞士方面询问价格,他是根据之前的采购价格向安夏报价的。
现在的王厂长特别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其实,就算他注意到了也没用。
瑞士方面会先报一个便宜的价格给他,让他的心理预期被套牢,等他真要买了,再慢慢找理由,把价格抬上去。
王厂长万分愁苦,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硬着头皮按原合同的价格执行,亏本不至于,但是基本没赚钱。
白忙一场。
如果毁约,那更不得了了,安夏跟他约定的违约金就是五十万。
厂里的账上根本就没有五十万,上哪儿还去。
在没签合同之前,他最大的烦恼是没法从银行贷出钱来。
现在倒好,直接倒欠五十万。
王厂长一会儿看着瑞士公司的新报价,一会儿看着与紫金签订合同上的违约金。
老伴把饭做好了端上来,叫他吃饭,他都不动。
老伴催促道:“干嘛呢?就两张破纸,看了一上午了,你要背下来默写还是咋?快过来吃饭。”
王厂长心情糟透了:“你懂个屁,都什么时候了,你就知道吃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