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高原兵站(第3/4页)
万一后面再遇上一个没法充电的地方,所有的测试仪,采样设备,都得趴窝。
“开四个小时。”安夏一锤定音。
四个小时之后,就靠自己的本事了。
电热毯是出发时,厂家赞助的,说高原肯定很冷,带着,有备无患。
一人一条,没有多余。
在路上捡了一个红梅,就缺了一条,把谁的给她?
司机们都不是那么愿意,实在是太冷了,跟她又非亲非故。
红梅赶紧说:“我没事,我不冷,这几天,我在山上也这么过来了。”
“陆雪,把你的给她。”安夏的话不容置疑。
陆雪没有一丝犹豫:“哎!”
“别,这样不好,这么冷的天,要把他冻坏了。”红梅还想推脱。
“冻不坏,他跟我睡。”
“哦——哦!”红梅了然,再不答应,就不礼貌了。
这里的单人床足够大,两人安安静静地并肩平躺刚好能塞得下。
天还没亮,汽车兵们就起来整备汽车,准备出发了,安夏被响动惊醒,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钻到陆雪的怀里,陆雪一手搭在她的腰上,除了这只手,整个人都睡得……宝相庄严,一动不动。
其他人纷纷起来,决定早点出发,早点离开山区的范围。
临走时,车队留了一个高压饭锅给兵站:“用它做饭吧,半生不熟的饭实在太难吃了。”
测试和采样小哥很有出息,跟人聊了聊,就坐到了部队的车上,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老汽车兵们询问各种高原山区里的天气知识和地质知识。
比如天上的云变成什么样,代表着大概几点要下雨下雪。
跨越东达山的时候,雨和雪都见识到了。
仪器的预警功能最快一次提前十五分钟,最慢一次,刚发出预警,雨就落下来了。
老汽车兵的人眼预警功能则发挥的十分稳定,甚至还能通过云层的模样,判断雨会下多久。
“这个小东西,也没什么用处嘛。”一个老兵说。
采样小哥笑着说:“它的数据量也就只有两天,你脑子里的数据,都攒了十几年啦,别欺负小朋友。我还不如它呢。”
“人嘛,总有第一次,有了这个仪器,从来没有走过318国道的人,也可以自己开车过来,准确判断情况。”
“从来没走过的人,都有师父带,用不着。”
“出来玩的人哪有师父。”
老兵满脸写着疑惑:“来这玩?有什么好玩的?环境这么差,又没吃没喝。”
“我也不知道,我们安总说的,说以后在318上骑自行车都会堵车。”
老兵摇摇头:“那肯定是遇上塌方了……不对,谁在318上骑自行车啊?你们安总肯定是在哄你。”
今天一路上又记录了许多数据,傍晚才到达左贡兵站。
眼看着想去邦达兵站,只有等明天了。
经历过荣许兵站,左贡兵站的条件让车队里的众人无比感动:“天啊!有电!!”
“快看快看,还有水!!”
这群来自318起点的人,刚到左贡兵站时的样子,让兵站的人一度怀疑他们是刚从深山老林里出来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可能停留在解放前。
在左贡兵站可以大方地用电,紫金科技的同志们抓紧时间整理数据,把数据另外备份。
左贡兵站的指导员得知他们在荣许住了一晚,顿时理解了他们的「无知行为」。
“他们是真的条件太差了,什么都没有,想自己种点东西,土都不行,地太薄了,种什么死什么,只能靠车从芒康送过来,到他们那里都第四天了。冬天天气差,可能一两个月都没有车过来,他们就只能吃囤着的土豆茄子青椒。”
大概中国人民对种菜的热情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连司机们都跃跃欲试,那个热情的东北司机,甚至商量着能不能从东北运黑土过来。
“我们东北的土,特别肥!种什么长什么!”
“对,还可以运点小猪过去,养猪,就有肉吃了。”
大家伙兴高采烈的说半天,左贡兵站的站长悠悠飘来一句:“运过好几只小猪仔,没过一星期全死了,高原反应,缺氧。”
“……”左贡的条件确实不错,居然可以洗澡。
安夏让红梅好好洗干净,又拿了自己的衣服给她穿上。
“这怎么行。”红梅看出安夏的衣服都价格不菲,连连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