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4/7页)
也无法通过对人类的微表情来判断选择回答。
一问一答,多问几次,把库里的答案用完了,就没有新词了,必须人工更新语音对话库。
难怪AI主播用了这么久,还都得有「中之人」,纯靠机器互动,难。
到底还是完全无法替代人类做为情感继承。
不需要情感,只提供知识还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教育型智能机器人。
先前送到那个村子里的机器人现在运行良好,每天都能收到不少反馈资料。
教育专家根据那些孩子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理解能力,对授课语言和辅导方式进行调整。
新的程序升级完成,村子里的孩子们反馈良好。
安夏计划多送几台出去,全国的教育水平严重参差不齐。
那个村子虽然是全省倒数第一,但是那省是东部城市的经济强省。就算是倒数第一,拉到更惨的地方,说不定是正数第一呢,那些更惨的地方,教育水平只会更糟糕。
安夏让人找「有电、有路、能收到Gꁘꁘ信号、有学校」的地方。
找到了!
但,大凶!
“啊?”安夏听着汇报,啥玩意儿啊,说得跟走进科学似的。
找到的地方叫小鹤村,小鹤村是一个大型雄黄矿的所在地。在合作社时代,工人除了每个月衣食住行不愁之外,还能拿到四五块钱。
现在更不得了,平均能拿到九百多块钱。
这会儿城里的平均工资才四百出头。
“就是邪门,地里种的庄稼都是白色的,林子里也不长草,每年都要死上十几个人。”
安夏问道:“他们那一共有几个人?”
“七百多人。”
“那确实太多了。”
安夏回忆了一下,自己以前住的小区,差不多就能有一万多人,一年也就见过几回白事。
“怎么死的。”
“就是死的邪门呢!都是怪病。”
“那就是那里的环境有问题,雄黄矿……”安夏的化学知识停留在高中,但她还记得雄黄,是二硫化砷,砷家族赫赫有名的ꁘꁘ就是砒//霜。
“别是砒//霜中毒吧?”安夏对砒//霜中毒的唯一印象就是——“大郎喝药了。”
但如果是那样的话,国家应该早就知道了,怎么会放任那里还继续生产?
“那他们还不走?”
“走哪儿去啊,在矿上工作九百多块钱,出去了之后他们没有别的谋生手段。最近有人给他们在离小鹤村五十多里地的地方盖了个新村,都没有人肯去,说下矿不方便,就把孩子们送到那里去了,现在那里缺人教书。”
安夏明白了。
她找到调查记者王志飞,问他知不知道小鹤村的事情。
王志飞摇头,小鹤村太过偏僻,他的主业也不是跑工业方向的。
“要不一起去看看?听说那里的人一身怪病,连草木都不生!粮食长到巴掌那么高,自己就枯死了。据说,在山上经常能看到红色的死神……”安夏的叙述风格就像《走近科学》,引起了王志飞的好奇心。
安夏带着智能机器人,与工程师和王志飞一同前往。
到达小鹤村分村的时候,安夏看到一块平整的水泥地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和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
安夏下车后,不敢置信地在她身后问了一声:“康总?”
那人转身,正是康英,她穿着一身运动服,手里横握着一块红双喜乒乓球拍。
“你怎么来了?”康英伸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
旁边的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她手里的乒乓球拍,眼里写着——“你不玩给我玩呀。”
康英笑着把球拍递给他,那一笑如春风化雨,眼里满是温柔,与安夏认识的那个冷美人完全不一样。
“我来送智能教育机器人的,这边的校舍比我想得要好多了。咦,不是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是有统一标志的,这个学校没有,就是普普通通的红砖楼,连个招牌都没有。
“不是,是我建的,原来这就是那个教育机器人,久闻大名。”康英打量着被抬出来的半人高教育机器人。
工程师把机器人抬进教室。
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怪东西,乒乓球也不打了,尾随着工程师挤进门,看他安装,插电线。
“这边网络很不稳定,你要怎么保证数据更新?”康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