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音乐会开始,让世界听到《梁祝》的音符(第3/3页)
只是,悠扬的弦乐响起之后,带着华夏特色的音乐,在金色大厅中回荡,顿时让国外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听感。
这种带有华夏特色的旋律,对国外观众来说,是耳目一新的。
在场的国外观众,大部分都是冲着维也纳爱乐乐团来的。
毕竟维也纳爱乐乐团是奥地利排名前二的交响乐团,本身就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每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都会有忠实的听众来听。
现场的华夏观众则是大部分是冲着陆湘儿来的,毕竟方舟文化在国内做了宣传。
两个观众群体,听到《梁祝》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对国内的观众来说,或多或少都听过《梁祝》这首协奏曲,毕竟看过奥运会开幕式的观众很多。
随着《梁祝》的旋律绽放开来。
陆湘儿投入的情感越来越浓烈,小提琴的琴声是那么欢快,就像是两个年轻人从初识到相爱,那份浓烈的爱和羞怯的情愫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赞叹。
现在来听音乐会的观众,音乐素养相对都高一些,所以对旋律中倾述的情感,感受得更明显。
因此,大部分的观众都能听出小提琴所表达的情愫,那是少女情窦初开的欢快与娇羞。
现场音乐素养最高的听众里面,帕特里克·佩特肯定是其中一个。
他并不是第一次听这首协奏曲。
毕竟这首协奏曲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过,又是陆湘儿作为主乐器,所以他专门听过。
不过,他听的都是CD版,这一次是第一次听现场。
对普通人来说,CD版和听现场的差距或许不大。
但对帕特里克·佩特这种级别的演奏家来说,两者的差别太大了。
CD版的音乐是“死”的,是经过录音再播放,在录音和播放的过程中,曲子其实已经不是原本的样子。
就像是美术课本里的世界名画,和真迹明明一模一样,但它就不是真的,和现场看到的画作存在着差别。
音乐也是一样。
因此,帕特里克·佩特听到现场演奏的《梁祝》,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
他感受到了琴声里,那一份单纯、浓烈的爱。
欢快得仿佛每个细胞都在跃动。
他十分确定,现在陆湘儿演奏的《梁祝》,比CD里听到的要好无数倍。
而且,帕特里克·佩特还在小提琴的琴声中,听到了一丝意外的情愫,像是在寻找什么。
这一层情愫非常的细微,一般人根本听不出来。
帕特里克·佩特却能听得出来。
原本,《梁祝》这首协奏曲里,小提琴和钢琴的琴声会有联动,就像是两个相识相知相爱的男女。
然而,帕特里克·佩特却听得出来,现场的钢琴琴声,并不是小提琴想要的琴声。
虽然两个琴声配合得很好,但小提琴仿佛在寻找她真正思念的那个声音。
这种细微的差别,让帕特里克·佩特更加惊讶。
听出这种细微的情感变化,并不意味着演出失败。
事实上,小提琴和乐团的配合很好,演奏极尽完美。
至于细微处的情感表达,这就是艺术所代表的东西。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演奏出的音符,都会有不一样的表达,这才是艺术所追求的境界。
随着《梁祝》协奏曲继续演奏,到了后半部分。
《梁祝》的故事开始起伏,旋律也从一开始相知相爱的欢快,变成了如泣如诉的悲欢离合。
观众被旋律带着走,感受到了音乐中那份伤感。
直到最后,《梁祝》的两位主人公化蝶,音乐再一次升华,冲上高潮。
现场的观众才重重的呼出一口气。
等《梁祝》演奏完,乐团指挥再次转身,和陆湘儿一起向观众鞠躬致谢。
现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只是华夏的观众在鼓掌,国外的观众也在鼓掌。
显然,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征服了这群第一次听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