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朱元璋垂帘听政(第2/3页)

原本的烂摊子,也在逐步的收拾干净。

耗费极大力气再去跟倭国开战,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这才是为什么会接受倭国投降的缘由所在。

倭国都投降了,沿海倭寇的问题,可以说是完全得到了解决。

尤其是对于倭国那边白银的一些贸易顺差,那么海禁反而成为了阻挡大明发展的障碍。

是以开海禁,好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说卫所问题。

当朱英麾下的玄甲卫,在表现出极强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的时候,就已经是证明在很多时候,兵真的是贵精不贵多。

还有卫所虽然不耗费大明户部的粮食,但从小的方面来看,一个个卫所,就好像一个个割据的藩镇。

里头贪污的问题,是朱英不断的通过调查慢慢展现出来,这是根子上的问题。

是以卫所可解一时之急,却无法百世流转。

时间一长,就会成为祸害。

当这一点挑明在朱元璋的案前时,自然也只能做出改变了。

随着卫所的逐渐变化,也就导致户籍问题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更换户籍的事情,即便是朱元璋没有明令下旨确定,但现在随着事情的变化,也只能是以默许的形式了。

还有关于政务的事情。

从前忙得不可开交的朱元璋,现在发现皇帝的权力稳住了,兵权也在手里头,但无须向先前那般忙碌了。

竟然开始变得有些清闲起来。

而不管是京师的治安,还是各地的治安,朱元璋亦是在不断派遣锦衣卫进行暗中调查。

事实证明,即便这些琐事事务没有去管,但整体的治安环境,还是在呈现不断的上涨趋势。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事情,都悄然无息的在发生改变。

朱元璋想起当初,自己跟大孙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就现在看来,大孙是真正的做到了。

自己年纪大了。

打了天下,建立大明,干了二十七载皇帝。

这些年来,一直处于不断的忙碌之中,忽视了很多东西。

也并非是对于权力的贪婪,要紧紧的握住不放。

只是不敢放手罢了。

今日如此,对大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既如此,也是该放放手了。

侧头看了眼大孙,那眼睛里头的无奈,正好被朱元璋捕捉到了。

‘你这备懒的性子,也是该给咱好好治一下了。’

原本还有些唏嘘的朱元璋,突然就感觉有些发笑。

随后站起身来,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朱英的旁边,朗盛道:

“自今日起,大明上下所有事务,尽皆交由咱大孙亲自负责,往后朝堂之上,由咱垂帘听政。”

话音落下。

文武百官山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没有一点点的防备。

朱英没想到老爷子竟然给自己抽冷来这么一手。

忽然间就把自己给推到了台前。

说实话,现在的朱英,还真有些不适应。

在幕后待久了,一下子这偌大的奉天殿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这感觉一下子很难扭转过来。

这个舞台,可不是说随便上就随便上的。

压在肩头的,是沉沉的责任。

而其中最大的关键,便是跟大臣们的周旋。

从前,这些方面都是朱元璋在担着,对于群臣的压制力,洪武大帝已然可以说到了极致。

就算是自己有什么想法,只要能够得到老爷子的同意,那么朝堂之上就可以很轻松的实行下去。

即使是有些意见,也没人敢多说。

可现在就不同了,朱英上台,这些事情能不能办,怎么办,怎么去落实,怎么去说服群臣,可就落到了自己头上。

朱元璋的威信,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是这天下,都是他亲手打下来。

是这大明奉天殿二十七年来,不知道多少人头落地,才换来的。

朱英能学吗?

学不了。

总不可能跟老爷子一样,但凡是谁敢反对的,就直接拖出去砍了吧。

即便是不好砍的,也要给他一些罪责给弄死?

亦或是搞一个牵连。

这样做,可以是可以,但已经不合适了。

也不符合朱英的执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