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回程(第4/5页)

又省心、又有利润。

连祝缨船上的东西,项大郎都给她准备好了。

临行之前,祝缨还得跟皇帝约一次见面。见完了皇帝这一面,她就能走了。

这一面比之前的都简单,皇帝不问她什么事情,泛泛地鼓励她到了梧州之后要继续好好干。

祝缨也说着官样的文章,向皇帝表忠心,说自己一定不负圣恩。

面圣毕,就没有别的什么事了,祝缨回来就宣布:“后天咱们就启程!赵振你去将杭勤接过来,明天我们一道为鲁公送行。”

赵振与荆生去国子监,又有广宁王府送了礼物来。广宁王不大管事,王府里做主的是郑霖,她派了一个宦官、一个自己的侍女,两人带着一些随从过来。道是王妃有孕正在府里安胎,所以不能亲自过来,十分遗憾。

礼物也是周到细致,郑霖没有挑选珍奇古玩之类,而是给张仙姑、祝大、花姐,一人准备了一箱子的东西。绸缎药材新式首饰都有,都是用得上的。

祝缨道:“上覆殿下,不胜感激。”又给他们发了红包,再问几句郑霖夫妇身体之类。然后对侍女说:“有什么要用的南货,只管捎信来,我来寻找。不要客气才好。”

侍女很高兴,福了一福:“是。”

…………

第二天,祝缨带着杭勤等人给鲁刺史送行。

鲁刺史道:“明年咱们就见不着啦,后年还不知在何方,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结交同道中人的时候,不要怕麻烦。”

“是。”

鲁刺史看了一眼杭勤,说:“你的家里,我会派人知会一声的。”

杭勤忙道谢。

又有鲁刺史的熟人之类来送行,祝缨又看到了唐王府的文学戴瀛,也同他点头示意。鲁刺史人都要走了,见到戴瀛就表现得很亲切,说:“下次我进京,咱们再叙。”

陈萌也来给鲁刺史道别,他曾在鲁刺史手下做过知府,后升的刺史。他真的有个丞相爹,鲁刺史在他面前也摆不起谱来拿捏,两人相处倒还和谐。陈萌见着祝缨有点吃惊:“三郎?”

祝缨笑道:“是我。”

鲁、陈、祝三人站成了一个三角形,打量彼此,不由一笑。

祝缨送走鲁刺史,接着就是自己走。吉日不在休沐日,给她送行的人也不少,郑熹这样自己能做主的就亲自来送:“回去好好保重,大家都等着你回来呢。”

祝缨能干,没事儿都能挑出事儿来,卞行一直“病”到了现在。想想就挺可乐的。

温岳来不了,郑奕来了,拍着祝缨的肩膀说:“三郎,你只管放心,京里有我们呢。”

大理寺里的前同事们都不得来,但是陈萌与吴刺史等同乡却来了。他们也是在这几天都要回去的,陈萌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喽!”

祝缨道:“有缘必能再见,有心就有办法。”

“那是自然!”陈萌说。

一群人正说着话,又凑来另一拨人。陈萌好奇地问:“那是谁?找你的吗?”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往回赶,再加上一些正常的出京的人,都在城外送别。陈萌有点吃不准。

祝缨看了过去,说:“哦!是他!卫王家的宦者,他的表兄流放南府,现在梧州。”

“卫王啊……”陈萌说。

“家里的宦者。”祝缨强调了一下。

孟弘打听到了祝缨什么时候离开,亲自送了一份礼物来。他到了先同祝缨问好,等到说了许多拜托的话之后,再与郑熹、陈萌等人见礼。借着祝缨又与别人拉到了关系,一切都那么的自然。

陈萌道:“骨肉远离,确实令人伤感。”

众人一番唏嘘,看看孟弘的卖相,又觉得他做个宦官有点可惜。

最后是郑熹说:“走吧!莫要耽误了好时辰。”

祝缨才扳鞍上马,一路绝尘而去。

她还是要通过水路回去,如果不是有紧急的公务赶路,水路是比陆路更好的选择。离开京城没多远,苏喆就从车里出来了:“我的马呢?”

她与郎睿都被安排乘车,她要骑马,郎睿也坐不住了,也要骑马。出京之后一片大平原,道也极宽极平,这是在山里没有的条件。五个小鬼个个高兴,一定要在上船之前跑个过瘾。

祝缨命人看好了他们,尤其是苏喆和郎睿,坠马不是闹着玩的。

好在数日之后他们就上船了,还如来时一样的安排,小吴住的地方给了杭勤。杭勤要跟着她们再走数日,然后从水驿转陆驿,先回家探亲住几天,再到福禄县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