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三章合一(第2/7页)

为首的是一位漂亮的女记者,自我介绍道:“许厂长,我是机械日报的记者安娜,刚刚我已经看到了你们的数控机床,工作人员甚至还演示了一番,我感到很惊奇,因为机械日报是全美第一家报道你们的报纸,要知道,在81年,你们只是生产数显装置。”

她一说许如意就已经记起来了,这不就是当时齐丰选择的那家刊登震惊体的报纸吗?

当年机械日报有名无实,经营每况愈下,靠着广告度日,也是因为震惊体才东山再起,如今做得很是不错。

果然是老朋友。

非但她,还有其他的一些美国常见的报刊和专业报纸,他们也跟着问了起来,问题除了安娜的那一个,最多的还有两个,“你们的技术储备到什么地步了?”“你们……原先为什么没有任何表露呢?”

这显然也是大家对于燎原厂最大的疑问。

他们想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有什么背景,能达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种震惊后的审视,如果说原先的燎原厂根本不值一提,那么现在,他们知道需要注意这个后来者了。

非但在美国如此,许如意还收到了陆时章、张维和郭培生的电话,他们三个所处的地点不同,位置不同,但说的内容却是一件事——有人开始打探燎原厂。

如果仅仅是郭培生说,许如意觉得很正常,但是张维和陆时章都有所反应,那么就说明,他们的行动有点过火,惹人注意了。也从另一方面反应——他们急了。

许如意自然不会告诉记者们她到底从哪里来,但是记者的宣传也不是没用的,她就介绍了一下燎原厂目前的情况,还有一些未来的打算,不过一些关键信息自然不会说,这个操作让这群记者有些不满。

他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功课,燎原厂来势汹汹,但是厂长却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女子,年轻就代表着没有经验,尤其是夏国的传媒业并不发达,还准备使劲套话,结果半点有用的都没有。

好在许如意是知道怎么找到话题的,她聊起了百万赌注——虽然很多人证明了,还跑到燎原厂展台进行了对比试验,拿出了数据。

但是光明正大地让双方比对并没有成功,所以,很多人都以为随着展会结束,这个赌注已经作废,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许如意实在是太过精明,用一百万美元做噱头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最后居然一分钱都不用付。

哪里想到许如意居然说:“谁说展会结束我们就收回了赌约?我当时就说过,这个赌约没有时间限制。我们随时准备履约。”

这条还算是不错的新闻,倒是让记者们终于稍微满意了一些,随后,许如意就让张超男带着记者们去展台上参观讲解,顺便一人给了一份车马费。

车马费就放在印着燎原厂大名的信封中,这十多家媒体的记者看到后都愣了——他们收取车马费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夏国人似乎在这方面根本就不通世情,就连饭店的小费很多人都不知道给,如今居然拿到了夏国的车马费,真是意外。

不过当着面是不好意思拆开的,直到采访完,出了门,大家才有想法打开看看。

“你猜是多少?”芝城商业报的记者卓拉问好朋友安娜。

这里面只有安娜是知道,当初那位律师可是花费不菲,购买了他们的一块版面。她知道这个燎原厂应该很有钱,所以说:“应该还好。”

“我觉得不是,”另一位记者说道,“听说他们一天只有十几块美金的补助,为了省钱都自己带食物吃,虽然他们的成交额很高,但我猜应该不会多。大概……十美金?哦不,五美金!”

她说着,卓拉直接低头打开了信封,然后就愣在了那里,“天啊!”她轻呼了一声,“你一定想不到这是多少!三百!”

这话一出,安娜和那位“五美金”都惊讶坏了,要知道,他们的车马费一般也就是五十美金,毕竟,美国的平均年收入只有两万美元,记者即便是不错的职业,收入也不过二三千美元,这可是一笔大钱!

“怎么可能?”“五美金”仔细看了看,忍不住说:“他们可真大方,是我小看他们了。”

张超男给许如意汇报:“来了19家媒体,全部都送出了。”

许如意就说:“明天购买他们的报纸,看看他们是怎么报道我们的。从中选出倾向于我们的媒体,告诉齐丰主力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