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密境(第4/10页)

“哦?何事?”武帝问。

这几天铺天盖地全是弹劾萧暥的奏本,偶尔不是有关萧暥的,倒是一股清流了。

薛潜:“前将军瞿钢,宣威大营统领丙南皆已辞呈。”

武帝:“此事朕早就知晓。”

薛潜眼皮深垂:“但他们并未解甲归田,而是召集起旧部。”

“旧部?”武帝微诧,“莫非是锐士营?”

军番没了,但人还在。

跪在地上的柳徽骇然道:“陛下,他们这是要造反啊!”

武帝当即问:“去了何处?”

薛潜道:“这恐怕只有一个人知道了。”

***

寒狱里。

杨拓阴笑着走近那背影,“萧将军,伤好了么?”

前番武帝让他敲打敲打萧暥,于是他借了太医署的薄刀,让萧暥流点血。

但是对于一个沙场狼烟里几进几出、百战归来的人,这种程度的伤痛根本不算什么。

这让杨拓内心深感挫败。

即使那人已经下狱,自己却拿他毫无办法。而且武帝说的是敲打,让萧暥知道为臣之道。杨拓体察君心,又不能真的用刑。

其实这些日子下来,杨拓也认识到了,就算用尽廷尉署的酷刑也无法让萧暥服半句软。

他看向那笔直清挺的背影,不可摧折。

他讪笑着上前,“上回是下官思虑不周,多有得罪,此番下官给将军带来些疗伤的良药。”

“不必了。”那声音清冷,萧暥甚至没有看他一眼。

杨拓暗恨磨牙,但眼底又忍不住悄悄窥看过去。

萧暥身段颀长,囚服就显得略有点短,粗布的裤脚下露出一截清瘦的脚踝。

由于他是重犯,脚踝上扣着镣铐,粗重的铁箍在白皙的皮肤上勒出一道红痕,如春雪映桃花。

杨拓像恶鬼般盯着看了片刻,面色阴郁莫测地从狱卒手中拿过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瓷瓶,走过去蹲下身,刚要探手出去,铁镣哗地发出冰冷的声响。

“我说过,不必了。”

杨拓抬起头就对上了一双清利的眼眸,摄人的目光仿佛看到他心底,将他那点龌龊心思一览无余。

杨拓顿时心惊胆寒,探出的手冷不丁一颤,手中瓷瓶滚翻在地,溢出一缕细细的冷香。

终究是余威犹在,杨拓有些恼羞成怒,他站起身清了下嗓子,端起官腔,“萧将军不识好意,那就算了,今天是陛下让我来问你,撷芳阁之夜,你兵围圣驾,是不是图谋造反?”

萧暥心中一沉。皇帝开始翻撷芳阁的旧案了。

他当时兵围圣驾,形同逼宫造反。武帝若要秋后算账,那么当夜追随他的士兵很可能也会受到牵连。

一念及此,他道:“那夜我兵围撷芳阁,不是冲着陛下去的,而是……”他深深吸了口气,才说出那个名字,“因为魏西陵。”

“魏将军?”杨拓一惊。

萧暥:“我听闻他伴驾登楼。”

“你要杀魏将军?”杨拓顿时想起后来萧暥在飞鹰岭伏击暗算了魏西陵,魏西陵中毒身死。这就说得通了。

“记下来。”杨拓对一边的文书道。

“陛下还有个问题。”杨拓踱了几步,“谢先生是否也为你所害?”

萧暥眸色更沉冷了几分。一个个故人的名字,如今提起来,仿佛是用利刃剜入他的心底。

物是人非,今生缘尽。

他容色凄清,一点烛光落在乌黑的眼瞳里,如深渊余烬中的两朵寒焰,幽幽闪烁。

“谢先生仙踪无定,不知何处。”

其实早在今春的那封信,他已经隐隐感觉到谢映之不在了。但是玄门内一片平静,对外只宣称谢玄首闭关修行了。

萧暥猜测,玄门此举必有隐情,甚至他敏锐地感觉到,谢映之走后,玄门正面临什么危机。只是玄门之事深邃幽玄,他一个外人,不能过问。

到了七八月的时候,一股流言悄然在坊间传开,言谢映之当初被萧暥延揽入府非自愿,乃受胁迫。如今也并非闭关,而是让萧暥软禁了。

紧接着,士林掀起了一股对萧暥的口诛笔伐,最后卫宛出面澄清,才勉强息事宁人。

萧暥向来对士林的诛伐并不在意,也不想解释,现在想来,此事颇有蹊跷。

“不对吧萧将军,我怎么听说你和谢玄首之间有不可说之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