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至高至明日月(第3/3页)

庄超英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仗还没打,就想着投降,林工,我不是说栋哲,我是说你。”

回到东厢房,黄玲心里还有些郁闷,但比刚才好多了,她换了个角度谈论此事,“阿妹说的好中专里很多人谈恋爱,是真的吗?我们年轻时可不敢在读书时早恋。”

庄超英笑,“咱俩年轻时,下乡劳动、串联……,哪有恋爱这根筋。哪像现在,诗歌、小说、电影都在讲爱情,小孩子们接触多了,就有意识了。”

黄玲好奇,“阿妹说的是真的吗?”

庄超英点点头,“你别看高中老师严防死守抓早恋,中专的老师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中专包分配,等于一入学就有了铁饭碗,老师、家长们都默许孩子们在同学中找对象,就是阿妹说的,‘知根知底,又稳定’。只要姗姗考上了中专,就算不谈恋爱,学校和朋友圈的氛围也完全不一样了,她和图南慢慢就疏远了。”

庄超英沉默了一下,“再说,吴家还有一个儿子,老吴肯定是想把考大学的机会留给小军的。”

黄玲随口问,“老吴说的?”

庄超英闷声回答,“老吴没这么说,我自己猜想的。”

黄玲家中两姐妹,父母对她们一视同仁,在庄超英说这句话之前,黄玲丝毫没有考虑到“重男轻女”的问题,她听庄超英这么说,先是吃惊丈夫思维的细腻,再联想到庄家保小儿子留城、让最小的小女儿庄桦林下乡的事实后,她明白了。

黄玲低头继续钩织,突然理解了吴建国和张阿妹在孩子花费上的计较,吴建国和张阿妹是半路夫妻,她和庄超英结发原配,不一样经常因为婆家各种事端冷战或争吵。

黄玲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诗,一句她在小说里看到的诗,“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黄玲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随意翻阅的小说,她居然在无意间牢牢记住了这句诗。

一串爆竹在不远处突然炸开,鞭炮声此起彼伏,淡淡的硝烟味在小巷中弥漫,1982年的春节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