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走亲戚+酥饼+羊肉粉丝汤(第3/5页)

徐常亮知道她谦虚,“那就好,这就是一技之长,甭管干啥,能靠自己的手艺吃上饭,就是厉害。”

他现在觉得他妈说的那个地锅炖鸡一点都不夸张,今天这一顿就涨见识了,她还能去自己一个人接大席,那是真的厉害。

一顿饭吃完,锅里的汤是一点都没剩下,饼做的多,倒是剩下的大概有一张左右,这吃的也不少了。

徐刚大爷喝了三碗,饼都不知道吃了多少,吃完饭休息了半个小时才把灶里烧的几个红薯扒拉出来,外面用玉米叶子包了一下。

“你们三个吃不吃烤红薯?”

徐年刚刚吃完饭是很饱,但这会看到烤红薯还能吃,过去都拿了过来,三个人蹲在门口就又剥着吃完了。

这烤的是白红薯跟红心的红薯都有,正儿八经的火里烤出来的,也不是碳,烤的虽然没那种特意种的用来烤着吃的烟薯好,但就是好吃,不是烤箱烤出来的那种味道。

徐小溪也没多待,又唠了一会嗑,差不多两点多,就准备要回去了。

赵大娘把给徐小溪准备的细粉装了一大袋子,袋子的大小跟那种化肥袋子一样,还有一大塑料袋子的玉米花,村里有人来炸玉米花,她特意在家里挑选的玉米粒,粒粒饱满。

“这都带上,在家里没事就吃,徐刚,你给小溪再装一袋子红薯。”她这边说着又把两袋子往车上给徐小溪装,虽说是两袋子,但细粉跟玉米花都是轻的,随便一提就能提动。

徐刚正捡着呢,给装了大半袋子。

“小溪,这剩下的红薯长的虽然都不好看,但都是一样吃的,你带回去平常烧点汤啥的,都能吃。”他说着也给一并放到了车上。

徐小溪看着这后面放着的三大袋子,“谢谢大爷大娘。”

徐刚听到这话摆摆手,“说那客气话,跟我们千万别客气,有啥缺的打电话,家里有地,想吃啥种啥。”

徐小溪坐上三轮车给开着出了院子里。

徐刚大爷带着一家人送到门口,赵大娘站在三轮车前面的玻璃窗口还嘱咐人,“小溪自己个要是遇到啥难事,就给家里打电话,可别不吭声,咱们都是一家人。”

徐小溪笑着应下,“您放心。”

这说完话徐小溪才骑着电动三轮车走了。

徐刚大爷他们站在门口目送到车拐弯看不到。

这会又下起了雪,邻居也是吃过饭站在自家门口没事干,看他们这一家人送。

“你家这会就来亲戚了?”

徐刚不想给徐小溪招麻烦,只嗯了声,含糊应付过去,“城里的亲戚。”

徐小溪带着他们俩一路到家里,差不多二十多分钟,都楼下掀开车座找到充电器,自己扫码给朱老师充上电,用人家车的时候是满电,还回去肯定也要是满的。

徐淮跟徐池俩人提着东西先上楼。

这会外面的雪不知不觉的下大了,原先都化了的雪,这一天的功夫,屋檐上,树枝上,又都铺满了白花花的一片。

徐小溪扫完码给充上电,充电桩设定的是充满自停,她拿着钥匙到朱老师家敲门。

朱老师在家里陪着孙女玩拼图呢,听到声音就过去开门,她估计是小溪回来了,一打开门果不其然。

“回来了,骑着车觉得怎么样?”

徐小溪把钥匙递过去,“不错,能遮风挡雨的,买菜多还能带东西,我也准备买一辆。”

朱老师点了点头,“这也不贵,我买的时候四千多,主要是咱们开着方便,接送个孩子,买个菜啥的。”

徐小溪点点头,又问了一下在哪家卖电动车的店里买的,才上楼回家。

今天是小年,她到家里拿出来买好的麻糖。“今个都要吃,你们俩记得每人吃一根啊。”她就给放到餐厅的桌子上,然后把这一袋子的细粉给放到厨房里的墙边立着,这样随时吃能随时拿,又在客厅里铺上一个大袋子,把红薯也都倒出来晾上,个头都不算很大,蒸着吃,煮红薯汤都行,玉米花封好口,免得跟空气接触过多,不脆了。

徐淮从卫生间出来,过来还要帮忙。

江县的小年本来是中午就要吃饺子的,但中午喝了羊汤,就只能晚上包饺子了,俗话说过了小年都是年,从腊月二十三到元宵节之前都是过年的喜庆日子。

徐小溪从冰箱里把猪肉拿出来解冻,现在是肯定不饿,晚上要是不想吃,就提前把饺子包出来放到锅排上,盖上布,直接放到外面窗户上冻着就成,明天早上起来就能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