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5页)
如果他认真钻研钻研,把规模扩大一下,大队估计也得把他供起来。
汪前进想象了一下,深吸了口气,纠结两秒,咬牙点头:“我试试!”
他都没想到这个方向。
不然,现在编织厂有周嘉妮和白昊阳;大棚这边有邱哥,如今带着本市其他区县派来学习的人,将大棚搞得轰轰烈烈;连于晚霞都要准备参加教师竞争考试了——他也报了名,可报名归报名,从本心里他对当老师没多大兴趣,就想找个路子跟周嘉妮和邱哥那样,折腾折腾,也折腾点名堂出来。
孙萍虽然暂时在厂里上班,目前还在黑名单期,可她拿起了课本,爱学习的人运气也不会差,相信下次有别的机会来临时,孙萍同志也能抓住。
这么一圈看来,他觉得自己有点太不显眼了,就想显眼一点,去养猪…这区域还没人做出太耀眼的成绩,他觉得不失为一条路子。
邱则铭张了张口,也不知道前进姐夫知道小舅子改道去养猪,会不会对他有意见,毕竟是想让他混两年,再想办法给弄个编制的。
当然,跟养猪倒也不冲突,总归都是在大队里待着,干啥不是干?就是有点意外。
周嘉妮起身去屋里把资料找出来拿给汪前进,道:“不感兴趣也没法,资料别给我弄丢了。要是真定了这个方向,可以再找找人帮着多弄点资料,系统学习一下。”
“好好好,放心吧周同志,我一定爱惜,谢了谢了。”汪前进喜滋滋的,等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吃完饭汪前进殷勤地去送孙萍,于晚霞挑了挑眉。
第二天鲁照亮去厂里找周嘉妮,问竹制品的事。
运输的事鲁照亮经邱则铭牵线,已经跟邱则铭他朋友喝过一顿酒谈好了,现在就差周嘉妮这边。
周嘉妮出来把他请了进去。
鲁照亮路过车间探头看了眼,道:“周同志,咱这编织厂又招了不少人,按说这产量应该上去了啊,还是给我匀不出货来么?”
周嘉妮笑:“产量是上去了,可如今品种也多,各处欠着的单子还没补完呢,又增加了出口这块…这样吧,车间里正在做的那批,回头给您匀个二三十件怎么样?”
鲁照亮笑道:“那太谢谢了,我朋友总问我,你说我一个做采购的,本村的货都拿不出去,也太没面子是不是?有这二三十件我也能交差了。”
到了办公室,周嘉妮请他落座,泡了杯茶推过去,笑问道:“运费这块你们领导批了?”
“批了,现在就等周同志这边的信了。”
周嘉妮笑道:“我朋友那边没问题,已经经过了当地大队的批准,会尽快筹集一批货发过来。你们这边的文件手续,回头拿一份给我,我寄过去,让人家心里也有个安定。同时呢,我可能也需要一些小玩意儿得搭车过来……”
她说到这里端起缸子吹着,鲁照亮也算上道,忙说:“随货一起,只要量不大,我这边就帮你捎了,但量大了不行,我那边不好交待。”
周嘉妮抿了口茶抬头笑道:“我就是个人用,量肯定不大,先谢谢鲁同志。”
鲁照亮:“应该的应该的。”上回那鞋票没送出去,他心里就不踏实,现在行了,可以踏实住了,基本上跟周同志的合作算是稳了。
他还问道:“周同志这边还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周嘉妮就一脸思索地皱了皱眉,似是为难道:“算了,我还是找村里吧。”
鲁照亮忙笑道:“周同志有什么需要不妨说出来听听,万一我能捎带手就办了呢。”
“也没什么,就是从一纺厂买那几匹布的时候,人家说最好有公家的采购单,我就问我们编织厂的采购单行不行,人家说倒是也能说得过去,可就怕遇上较真的,恐怕得费不少口舌,所以给的量也不敢太大了。”周嘉妮笑道,“我毕竟不是供销社在职的采购,找你们要采购单子恐怕不妥,我下回还是找村里吧。”
鲁照亮忙热情地道:“别啊周同志,供销社的采购单比编织厂的采购单好使啊。咱们是国营单位啊……”
一想到昨天那匹布,鲁照亮心头都有些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