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页)
这个元宝筐子加上翘起来的两头,不大到五十公分,宽度在三十工分多一点,但做工复杂,还加了盖。
周嘉妮笑道:“大娘,我们那里两块五也能买你说的柳条筐,但这个篮子除了工艺复杂,还带着盖子,你看这盖子上头的把手,跟盖子都是一体的,光拧这把手的手艺就不是每个老师傅都会的。这盖子扣到篮子上,往那儿一摆就跟个大元宝一样,寓意也好啊。”
她又掀起来给大家展示:“底部还加了一块,甭管摆在哪儿都好看。”
围观的人眼睛黏在篮子上,但嘴上却想尽办法找各种能让篮子贬值的理由:“不如柳条筐实用,那个多结实,谁家盖房子的时候用来装土、装砖,用多少回都不坏……”
柳条筐跟笸箩筐就不是一个东西,这能比得着么?
余慧芳气坏了,试图申请出战,被周嘉妮拦下,笑眯眯地道:“箢子也结实,也能装土装砖,也特别抗造,你买个箢子多钱?”
这个说家里买那箢子二十多,那个说买的时候花了三十,还有说从老家手艺人那里买的,才十块。
价格五花八门。
余慧芳都小声道:“咱家那三升的箢子还是你姥姥买的,跟人磨了半天,还到二十五。”
周嘉妮继续对那人道:“大娘,你是不是又想说箢子手艺多精巧?可咱这篮子也精巧啊,这样式你在别的地方见过么?咱不能这样比,要比就比同材质、同款式的,拿柳条筐跟笸箩比,咋论它也比不着,用处也不一样是不是?”
那大娘闭了嘴,但眼睛还盯着那元宝篮子。
最早问的那个女同志没磨着还价,她已经看到来接她的人了,赶紧道:“小姑娘,我每种都要一个。”
然后又笑:“怪不得你们村派你出来卖货,是会说话。”
四个筐整六块,周嘉妮给她让了一毛。
有个大娘扭捏着过来,还是要了个元宝篮子。
除此以外又卖出去一个花边蓝。
他们赶紧过去跟刘芹汇合。
周嘉妮还惊讶:“刘姨怎么也过来了?”
余慧芳没好气地道:“怕我扣下你给她捎的干豇豆。”
周嘉妮笑,她已经看见刘芹了,抬手挥了挥。
刘芹过来热情的寒暄一番,嘴上道:“独家更新文在要务尔耳起舞二爸已我来帮办公室你那几个姨拿他们要的菜。”然后眨眨眼,道,“干豇豆带着了吧?”
周嘉妮好笑:“带着呢。”
他们走到旁边弄菜。
刘芹看见了他们带来的篮子,惊呼道:“还有好东西啊?幸亏我跑这一趟!”
余慧芳一脸得意,这是她闺女带来的。
当然,还有小邱同志。
刘芹庆幸的不行,之前听周嘉妮在电话里提过,她以为就是普通篮子呢,压根没想到样式这么好看。
给刘芹称了四份菜,又拿出给她捎的干豇豆,刘芹眼睛都要笑没了,道:“妮妮,晚上我把钱给你送过去。”
篮子她也要了,知道周嘉妮是代表村里来找百货大楼谈合作的,心说妮妮真是了不起,下乡后可比在家里时能干多了。
送走刘芹,周万里跟余慧芳用车带着剩下的那些菜,周嘉妮跟邱则铭带着编织筐坐电车。
她对省城熟,给邱则铭安排离纺织厂不远的招待所,正好一道坐车过去。
车上少不了有看着篮子问价的,那套说辞已经成熟了,成熟到邱则铭都能张嘴报出来。
从上车到下车,卖出去三个元宝篮子,两个花边,一组斜口篮子。
那些杯垫锅垫啥的,周嘉妮索性没推销,已经当成了她自己要上架的东西。
在招待所附近下了车,周嘉妮指着附近的地形,道:“邱同志,那边是国营饭店,你晚上可以去那里吃饭,吃完早点休息,明天早上九点多我过来找你。”
邱则铭:“为什么是九点多?”
周嘉妮斜他一眼:“都到家了,还不能睡个自然醒?”
邱则铭笑:“行!”
邱则铭一直陪她等她爸妈过来,帮着把提篮挂到车把上,目送他们离开。
走远后余慧芳就小声问闺女:“小邱家里几口人?这小伙子长得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