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5页)
到了先帝晚年时候,宫里已经不再做如意锦,到了当今这位陛下时,如意锦已经不流行了。
剩下的几匹都存在西寺库里,很少拿出来赏赐,许多年轻宫人都没见过。
不流行,不意味着它不贵重。
年长的姑姑意味深长嗯了一声,才低声道:“这位沈才人是什么出身,满宫都知道,她自己自然不可能有,那必是御赐之物。”
年轻姑姑道:“不过也有可能是姚大伴的手笔。”
赏赐这种小事,哪里要陛下亲自提点。
“姚大伴的手笔,未尝不是陛下的意愿。”
年长姑姑背着手,快步往织绣所行去:“这满宫里,只有那两位最精明。”
能当上司礼监太监和尚宫局尚宫的,能是什么简单人物?
“总之,你们好好伺候就是了,下次再有沈才人的活计,都好好做,不使劲儿巴结,也求个不得罪,四平八稳就是了。”
“是。”
沈初宜自然不知道宫里的旧事,她按部就班当了两天沈才人,越发觉出长春宫的好来。
长春宫只住了两个宫妃,宫人比荷风宫少了一多半,如此一来,整个长春宫就显得极为安静。
这种安静让人心平气和。
沈初宜慢慢习惯了长春宫的生活,寻了个日子,去了一趟思无涯。
思无涯上下共有两层,一楼有个小茶室,除此以外都是藏书。
先帝时的庄嫔娘娘,如今的贤太妃是个很爱读书的人,她的藏书很多,经史子集、野史经录、农耕水力、游记方物,样样都有。
这里面许多书沈初宜都读不出名字,却也不妨碍沈初宜的欣喜。
同徐姑姑学三字经的那段时间,成了现在沈初宜的读书基础,即便识字不算多,但沈初宜可以确定自己已经不是睁眼瞎了。
不过长春宫的宫女中,除了周芳草略懂看账簿,其余等人皆不识字。
沈初宜自己一知半解,不好教导她们,只让周芳草教如烟和若雨看账簿,简单记录账册。
等把思无涯的藏书都过了一遍,沈初宜便选了两本最简单的启蒙书回了东配殿。
东配殿的小书房虽然只有半间房,可朝南开的大窗宽敞通透,一条厚重的黄花梨桌案放在窗边,上面摆好了笔墨纸砚。
一支梅瓶安静立在边上的博古架上,里面的春海棠正芬芳绽放。
沈初宜坐在铺了软垫的圈椅上,安静翻着书本。
她正看着,舒云快步而入。
“小主,”舒云低声道,“方才尚宫局来了位姑姑,提点小主,记得后日要去给恭睿太后请安。”
一晃神,已经五月初十了。
沈初宜愣了一下,然后道:“那位姑姑可有说什么?”
舒云道:“姑姑说了时辰,也说了恭睿太后的规矩,小主记得当日不要用浓烈的香,恭睿太后不喜。”
沈初宜点头,道知道了。
她想了想,放下书本,抬眸看向舒云。
“如今去御膳房,可有再被为难?”
舒云道:“若雨说这几日一直都很好,御膳房的两位大厨还亲自问了小主的口味,若雨说小主没什么要求,只要按照太医院的单子做便是了。”
沈初宜略一沉思,道:“明日早上若雨过去取膳的时候,让她叮嘱御膳房,准备一盅天麻炖鸡,我要去见一见陛下。”
舒云没有问为何,只道:“是。”
次日中午午歇醒来,沈初宜坐在床畔缓了缓神。
她挑了那身新做的蜀绣荷花大袖衫,头上梳了双环髻,戴上御赐的翠玉螺钿,眉心一点花黄,衬得她明眸善睐,美若纤尘。
沈初宜站在铜镜前左瞧右看,道:“唇上上些胭脂,显得气色更好。”
等打扮完,舒云
拎着食盒,就陪着她出了长春宫。
长春宫位于西六宫后巷,从长春宫去乾元宫并不远,不急着走,两刻就能到。
沈初宜也不急,她领着舒云慢慢走在宫巷里,待来到乾元宫北门前,才停下来略喘了口气。
守门的黄门上前询问:“贵人是哪一宫的。”
沈初宜着实面生,那黄门不敢得罪,说话是很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