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第2/3页)
朝廷恨得牙痒痒,可这方面他们的确处于劣势。一旦某地有天灾,朝廷先想的不是怎么赈灾,而是先驻军防止当地灾民外流,然后上折子,朝廷里的一堆大臣们争论如何赈灾,派谁去,划多少银子,当地的官员怎么处置等等,这些东西都能吵个大半天。
等灾地的乱民该死的都死差不多了,疫病也没了,赈灾的大臣过去就能安心办差了。
——如果没有赤月教的话。
赤月教就是靠灾祸收买人心,他们巴不得朝廷别管灾民。很多时候还会打劫赈灾粮,转头又喂给灾民,钱是朝廷出了,名声却是他们得了。天灾越多,赤月教的教徒就越多。朝廷便越奈何他们不得。
赤月教鼎盛时,曾几乎能与朝廷分庭抗礼,现在也逐渐衰败了。
赤月教在别处顺风顺水,可蜀地的人很不一样,此地民风彪悍,民族信仰和语言都很驳杂,外来人难以融入。
这点姜遗光深有体会,他们一行人一看就和当地人不一样,因而行事间总能感觉到当地人不甚明显的排斥。
再就是蜀地信仰问题。蜀地百姓民族各异,有些部落信奉各自的神灵,不过绝大多数川蜀百姓都信奉川祖,即灌口神,又称二郎真君,水神等等。
至于这位川祖的身份,有说是秦朝蜀太守李冰及其子李二郎的,也有说是隋朝眉山太守赵昱的,还有说仙凡之子劈山救母的杨二郎。川祖的故事在蜀地妇孺皆知,而赤月教的赤月之说却怎么也传不开去。
总而言之,蜀地百姓无比相信川祖的存在,对赤月说法不屑一顾。赤月教赈灾时钱照拿、粮照吃,但拿了就跑,跑了还要感谢川祖馈赠,想让他们改信赤月教,简直难于登蜀道。
更多的,赤月教教主也没说。
回去后,姜遗光遵守契约,将双剑交给了教主。
教主很高兴,捧着剑走了,并吩咐手下人不可再阻拦姜遗光,阿寄也好好送回去。
本就是白得来的剑,他们要拿去做什么,姜遗光不在意。
没有赤月教阻拦,他带着阿寄回到了白家,不出所料,厚刀鬼的刀也不见了。据他说是某个夜晚有赤月教的人来,客客气气把刀“借”了回去。
厚刀鬼本想反抗,但那些人说这也是姜公子的意思,还带了信物。而他本就要把刀送给姜公子,只得作罢。
白家老仆许久没见阿寄早就心急如焚,一见二人归来,纷纷围上前摸头摸脸焦切问询。有个老仆想把阿寄抱进屋,一抱发现不对,抽出阿寄手臂,上头自手肘处齐根断裂,包着白色绷带,顿时大惊失色。
他们还以为没事了,怎么……怎么会这样?
阿寄终于落下泪来,可在终于脱离虎爪后,他反而不知该如何倾诉。
家人不在,他说给这群仆人听有什么用吗?难道他们会为他主持公道吗?他们只会哭过之后让自己别得罪姜公子。
……就算他自己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怨恨过后,他发现自己毫无办法。他已经失去了一只手,不能再失去更多。
白家仆人一再追问,阿寄却只是用完好的那只手擦掉眼泪,摇摇头:“被赤月教的人绑走,他们干的。”想了下,补充道,“姜公子没来得及救我。”
白家人都惊呆了,顿时骂声一片。
一旁的姜遗光神色如常,好像这件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白家人想问他,又不敢问,最后只能哭天喊地拥着小主人回房去。
自此,宅中气氛愈发诡异。
无人拜访,无人出门,每天只有两个下人在近卫陪同下出去采买,走的也是小门,大门一概不开。
大家都在数着日子等回京。蜀地山多,冬日落雪更难行。他们要等雪化了再走。阿寄怎么算都还要一个多月,他暗暗祈祷,今年春天来的早些、再早些吧。
天不遂人愿,最近天气总是很反常,龙抬头过了,眼看着要晴了,要暖和了,忽然又来一阵寒风,于是又飘起雪。
这段时间,酆都城内出了桩不大不小的怪事。
听说,有人去庙里上香,回家以后夜里看到神像出现在面前,还眨动眼睛。
赤月教的人惯爱打听这些,这个消息也是他们传到白家老宅的。姜遗光问道:“神像眨眼?何处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