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第3/3页)
也正因如此,从古至今的帝王都封了消息,不叫百姓知道,以免引起恐慌。
即便有些许相关记载能够流传到后世,也不过偌大诡异事件中管中窥豹的一点点罢了。但仅仅剩下的这些,也多到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朝阳公主猜测,还有更多的那些……恐怕见证者根本没机会记下吧?
真正的恐怖……该有多可怕?
她手里攥着一本诗集。
这诗集排序似乎毫无章法,并不按朝代,也不按派别,数十个诗人的诗作散乱地收在一起。
只有朝阳公主知道,这里的诗,也是那些诗人们的“记录”。
诗人以诗、画家以画、文人以文章,用自己的方式隐晦地记录下那些不该存在的东西,只待后人解其真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太白诗仙在月下本独自饮酒,可到后来,月亮下喝酒的影子……渐渐从一个变成了三个。
他后来还是活了下来,假以诗名记叙,流传后世,可后来人皆以为这诗是他月下花前饮酒后的抒情之作,赞美之余,广为流传。
自然也不会有人知道,那天晚上从地里冒出来和他喝酒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再如那位婉约女词人所作一首词。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莲花深处,她又碰见了什么?何以惊慌至此?
一切只有模糊的语焉不详的记载,再多却没有了。朝阳公主只能凭借想象去猜测那位几百年前的女词人,后来又遇上了什么。
恐怕……她也难以言说吧?
目光无意间扫到屋内的一架绣了桃花的屏风,桃花妖娆灼人眼,倒叫她又想起什么,疯也似的在床上翻找起来,终是找到了一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出自《陶渊明集》,为该集中《桃花源诗》的序言。原诗从秦皇开始写起,序言不过占了短短一页纸,后面注释、解读却占了几十页。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注释里画了一张小小的陵墓图。大多陵墓构造都如这句话所说,前头一条狭窄长道,后面连着宽大墓室。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房屋规规整整,田间小路交错齐整,也透露了些许诡异。朝阳公主曾微服出巡,城镇还好,乡村下农民的房屋哪有规整一说?
与其说百姓房屋规整,不如说墓地里的墓碑、祠堂里的排位,倒摆放得整整齐齐。
后面又写到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从不闻外界事,却能和相隔数百年的渔人交谈。文末又叙述后来有人再去寻访,却不得而终。诸多细枝末节,无一不在暗示着什么……
再又想到《桃花源诗》中最末两句,“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早已明志——他宁愿“乘风踏云”归去。
而在几年后,他也没能得到善终。
预言之日到来后,没有谁能逃得过……朝阳公主痛苦地闭上眼。
到时,她的结局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