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临新年(第2/3页)
海棠同时颁布律法的补充条款,侧重于婚姻和商业,做到日后有法可依。
她的这一番行为被当地的官员以最快的的速度报告给朝廷。
朝廷为了限制蒙古王公的权力,设置了各类大臣和将军,法理上青海的行政权力在于各级衙门,军权在安北将军手里,海棠越过各级衙门已经侵犯了朝廷治理地方的权力,所以青海衙门的折子如雪片一样飞到了康熙的南书房。
此时已经临近过年,康熙正准备写几张福字赐给权贵们。
南书房大臣张英检阅这些折子,挑出来给康熙看:“青海奏报,勇宪郡王有擅改律法之事。”
康熙放下毛笔,把折子拿起来看了一会,扔到了桌子上,跟张英说:“批复当地官府,青海接壤准部,乃是三战之地,以郡王法度为准。”
张英赶紧从桌子上捡起奏折。
康熙拿起一张福字看了看,跟梁九功说:“去,给班布拉的王府送去,人不回来对联是要贴的。”
梁九功赶紧接着,退了几步出去了。
康熙带着张英出了南书房在乾清宫前面的空地上溜达散步。
张英想了想说:“勇宪郡王为人强势,只怕藏地还会找事儿。”
康熙冷笑了一声:“藏地的喇嘛想去青海传教,班布拉不许,早就彼此看不顺眼了,不是她显得无害了就能彼此消停的。这孩子的心大着呢,等她的青海安静下来,她积蓄够了实力,第一个就是拿和硕特部开刀。而且和硕特部首鼠两端,干的那点事儿朕都觉得可笑,难道班布拉看不明白?不过是因为现在大家实力都不够,相安无事罢了。”
张英瞬间明白,给予了勇宪郡王极大的权限就是让她积蓄实力,然后南下夺川藏北上取准疆。
在开疆拓土和灭准噶尔部这样的大事前面,其他的细枝末叶没必要讲究。
康熙溜达了半天,又回去接着写福字,挑出最好的给太后送去,又给宫内各位妃嫔和成家的阿哥赏赐了几张。
年底也是各路人马进京送礼的高峰,各处的贡品也被内务府送进宫来。今年贵妃的身体还是很差,往年是强撑着主持大局,今年连强撑的力气都没有了。
有封号的四妃和都摸到了宫权,德妃也分摊了一些事。
四妃里面除了宜妃都有了儿媳妇,自然是带着儿媳妇一起干,荣妃和惠妃还好,儿媳妇都能帮上忙,德妃的儿媳妇也就比六阿哥大一点点,比四阿哥小了三岁。个头模样和海棠差不多,也是长的胖嘟嘟的,说话的时候歪着头,看着还很幼稚。
德妃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不是个儿媳妇,这是养了个小闺女。而且这孩子和四阿哥也没什么互动,两人看着不像是夫妻,四阿哥对他的嫡福晋挺客气的,客气的好像人家是来走亲戚的,吃了这顿饭就离开的那种。
德妃从他们两个成亲到如今都在愁,特担心人家一个胖妞送进来了,过半年成了个瘦妞,然后他们母子就成了人家嘴里欺负人的人,她也成了苛待儿媳的恶婆婆。她还有两个儿子没娶媳妇的啊,这恶名可不能背。
所以别人是带着儿媳妇干活,她是哄着儿媳妇打发日子。
德妃拿出极大的耐心,催眠了自己几次,就把这儿媳妇当七格格养了,毕竟儿媳妇的年纪比七格格也就大了半岁。
这会德妃揉着太阳穴跟坐在炕桌边的四福晋说:“老四家的,好孩子你再算算,额娘头晕,这半天都没算明白。”
四福晋也有些头晕,都算一上午了,一个数没算对,后面的都会错,她很实诚的说:“额娘,我也算晕了。”
德妃看看桂枝,桂枝立即说:“别看我,我也头晕。”
德妃就生气:“你个没用的丫头!”
桂枝就嚷嚷:“你和嫂子也没用,怎么就骂我!”
这要不是亲闺女高低给她一巴掌!
在屋里玩的十四一听,鄙夷的说:“你们都没用,我听都听明白了,我给你们算。”
他爬上炕,指挥着嫂子和姐姐一个打算盘一个写字,果然条理清晰的把账算明白了。德妃刚夸了他几句,他高兴的失手把砚台打翻,染了自己一身墨汁。
这时候四阿哥进来,他进门跟德妃说:“额娘,九妹妹的俸禄支领来了,还有很多汗阿妈给妹妹的赏赐,儿子一并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