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归家路(第2/3页)
他们还在商量着留人驻守在盐湖附近,茶卡盐湖在汉朝就是扬名中原的盐湖,开采到现在还没枯竭。盐啊,盐铁之利稍微沾一点都是一份富贵,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守缺来到海棠身边:“格格别看了,走吧,这里的水是咸的,您的羊咩咩不喝这里的水,咱们要找一处能喝的水。这里将来再来看,这都是您的了,跑不了,走吧!”
海棠惆怅的站起来,爬上马在侍卫的带路下向着西南而去,听说在去盐湖的半路上有一条河,可以补充些水。
这时候风一起,冷风入骨,冬天要来了。随着人群驱赶,羊群转个方向向前铺开,一边吃草一边赶路。羊群挤挤挨挨,海棠惆怅的想:连羊咩咩都知道冬天来了,汗阿玛都不知道他心爱的棠棠马上要冻成冰棍了吗?
朝廷的官员和驻扎的八旗兵卒是一路疾行,在陕西补充了粮草之后昼夜不停的赶到了青海,在青海这里遇到了从郭尔罗斯部迁徙到这里的牧民。
两群人互相得知了对方的身份一起进入青海,但是青海很大,海棠他们每日移动,大军只能不停的找人。
在海棠发现自己的衣服真的要靠布带子捆在身上的时候,她在想:“我真傻,我就是个傻子!我为什么不去边境等着,就是等不到人我也能去别小伙伴家里借一身衣服啊!小伙伴家里虽然远,但是比京城近多了!”
她就让人往东南方向行走,走了七八天后才遇到了京城来的官员和驻军。他们带来了圣旨和辎重粮草,比起那封册封她是郡王的诏书,海棠最在意的是终于吃上了面食!
她快被面食的口感给感动哭了,终于不用跟着羊咩咩啃野果子野草了,那玩意口感不行,要么酸的倒牙要么苦的吐舌头。可是不吃还不行,要不然身体受不了。
安顿好源源不断手持圣旨而来的牧民后,费扬古也赶来了,海棠终于能回京城了。
一番交接后,海棠嘱咐他们照顾好牧民和羊群,看好盐湖和各处水源,自己明年还会来的。
安排完之后她带着人一路疾行赶回京城。
几千人的队伍一起从草原上赶往京城,路上光是吃饭都难为人。进入驿站,驿站的人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有热腾腾的羊肉汤给各位爷端上来吧。”这话一说,集体反胃。
侍卫统领就说:“别弄肉,爷们吃不惯肉,弄些面食端上来,没有白面就是粗粮也行!别弄肉了!”
海棠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乐意再喝羊肉汤吃烤羊腿了。真是稀奇,也有自己不爱吃的东西!
一路上凑合着到了京城附近,这一日中午没找到驿站,只找到了一处茶棚,侍卫统领甩进去一块五十两的银锭:“有什么吃的上什么,人手不够尽管说,爷们帮你们做饭,赶紧的,爷们吃完还赶路呢。你们水井在哪儿,爷们自己捞水喂马,外面的马匹不用你们伺候。”
棚子里一家人赶紧动起来,一开始说下面条,但是手擀面太慢了,一群人饥肠辘辘,侍卫统领在灶台边等的心焦,就说:“别弄面条子了,直接煮疙瘩汤吧,赶紧的,找几个大盆来,爷帮你们搅面糊!”
最后这家人被挤在一边,看着一群人衣衫褴褛个个跟土匪一样挎着刀,要不是刚给了银子,这群人这会自己搅着面糊烧着火挑着水,嘴里骂骂咧咧嫌弃锅太小,棚子里一家都要以为遇上劫道的了。
侍卫统领无数次后悔回来的时候没跟驻军要个大锅背着回来,现在天天吃饭都是难事。
第一锅糊了,都说是火太大才糊锅的,一群人开始埋汰烧火的侍卫,这人也不说话,因为这一锅被他们做饭的给吃了,他这会一边吃一边烧火一边听同袍们抱怨。
第一锅还行,侍卫统领弄了三碗端到桌上,海棠饿的趴在桌子上都动不了了。看到吃的眼珠子都亮了,扒拉到自己前面,“我先暖暖手,等大伙吃上的时候我再吃。”
第三锅很快就好,结果没面了!
没吃到的侍卫瞬间看向棚子里的一家几口,这家人赶紧说:“有面粉,有面粉,我们回家背,现在回家背!”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这些侍卫们训练有素,各个捞起兵器,有的藏身在附近,有的看守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