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5页)
他颔首道:“那就按照梓童说的做!”
长孙氏笑道:“至于周十三郎怎么封赏,那就是您和诸位相公的事情了。”
她从不过问前朝之事。
怎么封赏周十三郎?
之前李世民就让中书省拟稿,房玄龄本来早就已经拟好了,但是没过几日,他又把这封稿子从门下省给要了回来,打算重新拟一回。
门下省给事中魏徵:“房相公为何又要重拟?”
房玄龄对魏徵的态度还是蛮友好的,微笑道:“既然陛下让周十三明年开春再回江南,那何必再在这段时间里把他拘在司农寺?不如来中书省给我帮帮忙,那有个职务行走起来还是更方便一点。”
他这几日遣人去司农寺里打听了一下周自衡在做什么,居然在给那些老主簿讲阿拉伯数字,以及推广表格的制法,想来也是比较闲的。
可他这里正缺人呐!
魏徵想了想,这个右补阙不过是从七品,比司农寺丞还低了一级,且现在朝廷缺人,身领数职的人也挺多,并不算是太显眼。
但他有些担心这段时间周自衡若是在御前行走,亲近到权力中心,会不会迷失了自己,养出骄纵之心。
“只是短短几个月时间,若是连本心都无法坚持,那就说明他根本不值得你如此看重。”房玄龄不以为意的道。
于是,魏徵最终还是在那份新的制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着房玄龄离开的背影,魏徵的眼神略有些幽暗。
他知道,自从他去了一趟江宁县之后,周自衡天然就被打上了他这一派的烙印——虽然他并不认为自己有派别,但在世人看来,他、王珪、韦挺等隐太子旧臣就是一个派系的。
现在,房玄龄来要走周自衡,是不是也代表了他的善意?
如此也好……魏徵心中暗道。
若周自衡真是大才,他的前途应该更远大,不应该被这些政治怪象所束缚。
李世民对这封新的制书并无疑问,其他人也没疑问。现在国库和各仓被突厥扫荡了一遍,空虚了大半,正是无比渴望提高存粮的时候,此时重赏一位对农事有功的臣子,没人会反对。
至于徐清麦……虽然女医少见但前朝也不是没有,且这样的技术官员一向更看重本事,出身倒是其次。她又刚刚才在渭水河边立下功劳,因此也一致通过,无人反对。
夫妻俩的两份制书很快就在三省通过。
当然,这里面的细节和一些弯弯绕绕,内侍是不会知道的,他只是告知了周自衡大概。
周自衡谢过他,给他塞了一个更鼓的荷包。
内侍笑道:“周寺丞太客气了。”
话虽如此,在袖中掂了掂那荷包的重量,脸上的笑容都更真了几分。
“润州屯的几位也另有封赏。”内侍索性一股脑儿的将自己获知的消息告诉了周自衡,“那位跟着您一起进京的杨姓小子,升了润州屯的屯副。原润州屯的屯监赵卓,被调去润州都督府做了长史。就连那个屯户也都封了个掌固,有厚赏!”
周自衡高兴不已。
自己之前对赵卓、杨思鲁还有齐武说过的话终于都成真了!
送别内侍,回到正堂,就见到自己的几位妹妹和孔氏柳氏等人将徐清麦围了个团团转,正在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在渭水河边到底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他还想着要去解救她,却没想到自己也立刻被几位兄弟和父亲给围住了,都在祝贺他。
大房的一位兄长甚至提议道:“如此大喜之事,不如我们到平康坊去庆祝一番?”
吓得周自衡连忙摇手:“我就不去了,明日还要早起。”
大房的兄长笑道:“没想到现在十三郎如此勤勉克己,你以前可最爱去平康坊听曲。”
周自衡感觉到徐清麦的眼神撇了过来,吓得连连摆手:“兄长可别乱说。你们去,你们去。今日的帐算我的。”
拿钱总能堵住你的嘴!
总之,周家一派喜气洋洋。至于喜气之下,大家的心里都在想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待到周自衡和徐清麦挣脱人群,回到兰苑的时候,身上已经出了一层毛毛细汗,又被熏香一熏,更觉得难受。忙叫来薛嫂子,让她去嘱咐厨房烧水,打算再洗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