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抚远大将军(第2/3页)
五日后,老皇帝下旨,命亲王以下的文武百官,到京郊送行。
玉柱从来不可能出这种大风头,他早早的就离开了大队伍,文武群臣们等到的只是他的大将军印信及御赐的白虹刀而已。
看着骑在马上,趾高气扬的老十四,老三领衔的诸王公大臣们,心气始终不顺。
主帅玉柱机灵的先溜了,副帅却理所当然的接受了群臣的恭送,简直是岂有此理?
老十四不仅不是个草包,反而真有本事。只是,德妃把他护得太好了,让他从小就生长在顺境之中,从来没有受过大挫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像是小王校长一样。
小王校长,被老王护得太好了,又留学于英国,死活管不住嘴巴,什么犯忌讳的话,都敢公开说。
年羹尧的情况,和老十四,也是惊人的相似。
年亮工,出身于显宦之家,从小受宠,又是少年进士,才三十岁出头就戴上了红顶子,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呐!
大致相仿的,其实还有隆科多和鄂伦岱。
玉柱就和他们迥然不同了。
这一次出征,玉柱的夫人或生过儿子的侍妾,一个都不许都着上路。他只能带着钱映岚和刘太清,朝着西边而去。
图理琛回京后,也许是差事办得极好,被老皇帝拔擢为二等御前侍卫,就跟在玉柱的队伍里。
此次出兵,老皇帝还是给了玉柱半个火器营,外加新军六千,再加上川陕甘三省及乌里雅苏台的各路驻军。
嘿嘿,玉柱掌握的兵马,妥妥的超过了二十万人,而且全是能征善战的精锐边军。
上次战后,火器营和新军,都留在了西安城中。正好,玉柱轻装过去与部下们汇合即可。
老十四故意没和玉柱走一起,远远的跟着后头十几里远。
玉柱也懒得管他,反正吧,熊孩子,随他去吧。
到了西安之后,玉柱将大将军行辕,设在了陕西巡抚衙门里。
略事休整之后,玉柱便下令,召集众将议事。
帅堂内,老十四居左,年羹尧居右,居中的帅椅空着。
“大帅到!”随着牛泰的一声沉喝,整个大堂内外,立时鸦雀无声。
等玉柱在帅案后站定之时,大家一起参拜了下去。
“请大帅大安!”
“叩见大帅!”
“拜见大帅!”
玉柱在帅椅上坐定之后,扫视了四周一眼,视线所过之处,几乎全是躲闪的眼神。
照道理说,玉柱实在是太年轻了,众人应该不服他才对。
可是,玉柱出征准噶尔,立下的战功,实在是太过辉煌了。
军队里,向来都是慕强的。谁厉害,谁战功大,就听谁的。
老打败仗,哪怕是皇帝的亲儿子,大家也不可能真正瞧得起他。
玉柱把大家找来,主要是讨论,下一步怎么打进雪域里去。
年羹尧吃过大策凌的亏,锐气稍挫,没敢抢先发言。
老十四就不同了,他的心气正高,便主动站出来说:“回大帅,以末将之见,不如还是兵分三路,您带主力兵马直捣准噶尔人的老巢,末将为偏师,由西宁进兵,年亮工去四川督军向西……”说的口若悬河。
玉柱哑然一笑,老十四的确不是个草包,他把啥都算计清楚了。
主帅玉柱,上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战果。这次若是带主力兵马,占领了伊犁,那个军功可就逆天了呀。
年羹尧在青海那边跌过跤,再去青海就不合适了。
再说了,年羹尧是老四的死党,老十四和老四又死活不对付,把年羹尧打发去四川那边,正好合适呀。
玉柱若是来抢功劳的,顺势依了老十四,老皇帝也无话可说。
只是,玉柱心里却明白,老皇帝让他来挂帅,只是担心老十四不太靠谱罢了。
一言以蔽之,老皇帝希望的是,玉柱手把手的教老十四,让他学会怎么为帅。
玉柱故作沉吟,等着年羹尧站出来反对。
果然不出所料,年羹尧翻着白眼说:“大帅,末将熟悉青海的地形,再去一次,必能得胜而归。”
老十四冷笑道:“你在青海都惨败过一次了,还想再败一次么?”
“你……”年羹尧被戳得肝疼,气得满面通红,却又不敢当场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