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2/3页)

老四没问题,必是奸官刁吏做的坏事儿!

钦差还没出京呢,康麻子就定了调,这不是袒护,啥叫袒护?

不过,玉柱早就考虑好了对策,顺势提出了一个十分合理的建议。

“禀皇上,以奴才之见,皇十三子胤祥精通水利工程之事,不如命其随奴才一起南下查办此事,以戴罪立功?”玉柱若是直接建议老十三为钦差正使,老皇帝肯定要起疑心。

可是,玉柱建议的角度,异常巧妙。他只说,让老十三也一起南下,却没提任何正式官职和差使的事儿。

众所周知,老十三,那可是老四的铁杆死党。

南下河南,暗中收集对老四有利的证据,就没人比老十三更合适了!

康熙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说:“唉,难为你把老十三照顾得挺好,确实费心了,准了。”

玉柱故意的安排,就是想给康熙一种错觉,他乃是纯正的帝党,不想帮老四拉偏架。

历史上的老十三,失意的时间越久,就越感激信任和器重他的老四。

玉柱故意横插了一杠子,就是想迷惑住老十三,以便及时掌握他的动态。

在那一夜的节骨眼上,时间就是生命。

只要能把老十三去丰台大营的速度,拖慢一点点,哪怕只是一个时辰,玉柱所作的暗中布置,也就更加的从容了。

现在,玉柱公开南下查案,完全可以做到不偏不倚。

至于,老十三嘛,他能帮到老四多少,就全看他暗中拿到了多少证据了。

“嗯,你出京之后,步军衙门交给谁来署理?”康熙看似随意的问玉柱。

玉柱心里相当有数,步军衙门里的左翼尉德昌,实际上,就是康熙安插在玉柱身边的耳目。

“事关重大,全凭圣裁。”这种形式的送命题,玉柱应付起来,可谓是驾轻就熟也。

康熙也没有这么好应付的,他又追问了两次,玉柱这才迫于无奈的说:“以奴才的浅见,德昌固然可信,却爱酗酒误事。不如,就命德昌管白天,右翼尉隆兴管晚上吧?”

康熙仔细一想,甚觉有理。

德昌太爱酗酒了,经常误事,那就让他白天到衙理事。晚上,再换关系略远的隆兴。

两人轮值,兵权未集中于一人之手,可谓是一举两得也。

“准了!”

玉柱这小子不爱抓权,康熙很满意。

君臣二人议妥大事之后,康熙就把张廷玉叫了进来,命其拟旨来看。

康熙对张廷玉的偏爱,玉柱早就看出来了。

自从,玉柱节节高升之后,十次拟旨之中,张廷玉就要占四成以上的分量。

玉柱对张廷玉的态度,其实也很微妙。

以玉柱如今的圣宠,若要把张廷玉赶出南书房,虽有难度,也并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事儿。

可是,玉柱琢磨的是,有张廷玉在,他对于将来时局的把握程度,反而心里更加的有底。

说白了,挤走了张廷玉,到那一夜之时,玉柱反而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参照系。

这就和老十三也是大致相仿的性质。

老十三一直就圈在玉柱的手心里,玉柱若是起了歹心,想弄死老十三,也不是完全办不到的事儿。

可问题是,以老四的见识,丰台大营的精锐八旗兵马,乃是必争之地。

没了老十三去控制丰台大营,老四肯定还会暗中派遣他人。

与其瞎猜老四可能派出的暗子是谁,还不如暗中监视,一直待在明处的老十三呢。

玉柱本是状元郎,就算文采一般,拟旨肯定是没问题的。

但是,哪怕康熙再宠信玉柱,也从未让玉柱拟过任何一道旨意。

而且,旨意拟好之后,康熙特意把老四找了来,让老四亲自去圈禁之地颁旨,放老十三出来。

帝王心术,重在权力的平衡也!

不过,就在玉柱即将出京的前一天,康熙临时决定,命散秩大臣博启为钦差副使,跟着玉柱一起南下查案。

散秩大臣博启,德妃的亲弟弟,老四的亲舅舅。

但是,博启却很不喜欢老四的刻薄寡恩,乃是坚定的十四爷党。

玉柱得知了消息之后,和周荃相视一笑。一定是有人在御前说了话,成功的勾起了老皇帝的疑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