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连锁效应(第3/5页)
而且他们做新闻的,不就是要敢于为社会不平事发声吗?如果每次到了这种需要出头的时候,他们都成了缩头乌龟,那还算什么新闻从业者?
是,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做娱乐新闻的不算正经记者,提起来都是“狗仔”,但他可从不觉得自己只是狗仔。
张文卓想着,拿起一份《东江娱乐报》坐进车里,到了公司,第一时间召集手下人开会,让他们在追光明慈善基金的新闻之余,抽空跟一跟慈善行业腐败的问题。
温月不认识张文卓,但《娱乐日报》的记者她基本都见过,所以很快从系统口中得知了这消息。
温月很高兴,《东江娱乐报》今日头条新闻最后剑指慈善行业并非撰稿人的想法,而是她提的建议。
个人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就算温月有系统,一个照面的功夫就能揪出混迹在慈善行业的败类。
但这个行业无私无畏者多,败类也不少,她见人就举报很容易被人盯上,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败类没被完全清除,她在香江先待不下去了。
可让她真的冷眼旁观,她也做不到,只能借助这次光明慈善基金爆雷的事发声,希望引起同行注意,跟进报道增大声量,以此逼迫行业自查,或者廉政公署出面严查,给这个行业来个大清洗。
同行们没有让温月失望。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各大报纸在报道光明慈善基金之余,或多或少都提了一嘴慈善行业腐败的事。
随着发声报纸增加,这件事的声量也越来越大,普通市民不再局限于光明慈善基金爆雷的事,而渐渐有了彻查整个慈善行业的诉求,最终引来政府干涉。
当然,光明慈善基金的热度并没有就此下去,两件事可以说相辅相成,随着彻查慈善行业的声音越来越大,关注光明慈善基金和帮派合作这件事的的人也越来越多。
通过吃瓜值的增幅变化就可以看出这点。
温月之前爆瓜,通常第一天收获的吃瓜值最多,到第三天收获的吃瓜值能有全部吃瓜值的百分之七八十。
但爆徐家这个瓜,前四天吃瓜值增长速度几乎持平,而香江各大报业第二天就开始陆续发声,到第三天市民已经开始组织静坐,要求彻查整个慈善行业。
一周下来,温月获得了超过六百万吃瓜值。
要知道这时候香江常驻人口也就六百万出头,减去三岁以下的孩子,和一些消息不通的老人,剩下的人口都未必能有吃到温月瓜的人多。
这当然不是系统BUG,香江游客多嘛,说不定这些人来香江玩的时候顺便看了报纸,为温月贡献了吃瓜值呢。而且这个时期粤省有些地方可以收到香江的电视台,他们看到新闻后也能增加吃瓜值。
随着光明慈善基金热度越来越高,警署里那些嘴硬的人也纷纷松口,你咬我我咬你,各自抖落出对方不少事。
等审查告一段落,徐家也差不多成了空壳。
做地产和零售不一样,后者口碑很重要,一旦坍塌就很难救回。地产是重资产,相对来说不那么依赖于群众口碑,只要资金链不断,公司出再大问题也能撑住。
正因为如此,原著里徐天扬脱身后才能拖延时间变卖资产,最终成功保下部分家业。
但这辈子徐家父子三个都在监狱,没人在外斡旋,至于那些没有涉事的股东恨徐家都来不及,当然不可能帮他们,都在想办法瓜分资产减少损失呢。
银行一看这情况,也都坐不住了,纷纷开始催债。
于是半个月不到,徐氏就撑不住了。
不过徐氏破产不等于徐长荣破产,有限责任公司嘛,破产也不影响他个人资产。而他之前转移了不少资产到国外,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但徐长荣本身就有心脏病,被逮捕后又频频受到打击,如今更是面临审判,抗压能力比较弱。
得知徐氏离破产只剩下正式宣布这一步,他终于没扛住,在探监室心脏一抽就发病了。
警署工作人员倒是及时,在他断气前把人送到了医院,但可能是他寿命该绝,进ICU躺了没两天就死了,都没来得及上法庭。
……
要说徐家出事,最高兴的人是谁,那肯定是温嘉琪。
俗话说远香近臭,这成语用在温家几姐妹身上也挺合适,但仅限于温嘉琪的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