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连环杀人案(第5/9页)

这是温月早就知道的事,得知结果并不意外。只是忍不住想,她不可能主动去见凶手,那去见死者呢?能不能从中得到线索。

琢磨这事倒不是温月眼馋接连四起谋杀案带来的热度,想挣曝光凶手的吃瓜值,而是单纯的心有不忍。

目前出现的三名死者,有子孙满堂的老人,也有家庭和睦的中年女性……最新的死者今年三十二岁,是个公司白领,本人性格和善,从不跟人结仇,而媒体放出的照片虽然打了码,但可以看出是个阳光开朗的女孩。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看到媒体放出的一张张受害者的照片,温月实在很难做到无动于衷。

但系统的回答让人失望:“除非宿主能见到活的死者呢。”

温月:“……”这说了等于没说。

先不提这些案子是不是一个人做的,凶手会不会继续犯案,就说香江六百万人,她要怎么做,才能精准见到下一名死者?

不可能的事嘛!

但温月没想到,有些事还真就这么巧,没过几天她就见到了下一名“死者”。

……

温月见到下一名“死者”这件事,得从一封寿宴邀请函说起。

寿宴主人叫周世荣,是香江一家连锁酒楼的老板,不过他酒楼规模不大,按照香江现在的阶层划分,他和易淮根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

因此,按照常理来说就算他们认识,周世荣要过六十大寿,以易淮现在的地位也没必要亲自参加,让人送份礼物过去就行了。

但周世荣身份很特殊,他对易淮有知遇之恩。

而说到这层渊源,就不得不提一提易淮兄弟俩的身世。

原著中易淮祖籍浙省宁城,对应现实应该是浙江宁波,民国时期举家搬迁到了沪市,也就是现实中的上海。

易家本就是宁城豪富,当时当家的易淮曾祖又有经商天分,举家搬到沪市后,易家财富在他手上翻了好几倍。

易淮曾祖是爱国义士,当时一面经商,一面资助地下党,偶尔也会帮着传递情报遮掩行踪。只是他做得虽然小心,却还是被人知道了身份,被捕前夕他收到消息,趁夜送几名子女分别离开沪市。

易淮祖父被送回了浙省,但因为怕暴露身份没回宁城,而是去了杭市周边乡下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虽然是逃难过去的,但易淮祖父日子过得一点都不艰苦,他分到了不少钱,买屋置地只要不乱花,够保几代人安稳过日子。

但偏偏易淮祖父不中用,好赌,没几年就把家业败光了。不过这也不是坏事,要不是家败,解放后易家也不会被定性成贫农。

建国后,国家推行扫盲工作,各地开始建小学,于是上过几年西式学堂的易父再次迎来了上学的机会。

他这人很有些读书的天分,本人也很刻苦用功,刚进学校读的是四年级,半年后跳一级,初中更夸张,三年初中一年就读完了,高中倒是读了两年,然后顺利考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易父被分配到了沪市一家制药厂工作,也是在那认识了易淮母亲。

大运动开始后,很多高学历的人被扣帽子,但易父成分好,做的又是技术工作,所以初期没有被波及,日子还算安稳。

但这样安稳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七零年初,易父被好友告发身世,说他有亲属在海外。

在那个年代,有海外关系可是非常严重的,于是没多久,易父被定性下放。易淮母亲不愿意离婚,带着他们兄弟跟随丈夫到了粤省。

易家败得虽然早,但易父这辈子真没吃过什么苦,所以下放没多久他就受不了了。

恰好他下放的地方和香江隔海相望,当地一直流传着香江遍地是黄金的神话,逃港事件层出不穷。

易父听得多了,便也起了心思,他知道有个姑姑很早随夫家到了香江。

当时粤省想偷渡去香江有三条线路可以选择,其中西线最近,水路就几千米,可以游水过去,但这里巡逻的民兵也最多,很容易被抓。

中线是陆路,不需要会游泳,但要翻越铁丝网,而且这条线路哨岗很多,还有警犬,同样容易被发现。

东线防守相对松一些,但这条路去香江也不容易,最近的海边到香江水面距离也有十几公里,必须坐船,所以一般是自制橡皮艇过去。不过有橡皮艇,想平安到香江也不容易,因为这条路风浪很大,搞不好就可能船翻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