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黎明(第2/3页)
杨丰说道。
谢成默默点了点头。
这个已经是必须的了,要知道朝廷终究还得靠山西军户,皇帝也不可能再换批军户来驻守山西。
甚至不只是山西军户,其他各地军户也都开始要求分地。
如果皇帝拒绝,那么很可能就不只是山西军户了,更何况他本人在知道了军户制度以后的糜烂后,本来对这种制度也没了信心,所以军户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必须的,只不过暂时还没定出个新制度,毕竟这不仅仅是分地那么简单,如果分了地,那么以后军粮如何解决?还有军户调动的问题,军户因为各种问题调动是很平常的,如果分了地,那么还怎么调动?还有如果分了地那以后增加的余丁土地怎么办?原本余丁也是由卫所给田地,虽然比正兵减半,但他们的地也是卫所给。
军户余丁是不断增加的,那么卫所怎么解决他们的土地?
总之不是简单一句话分地就能解决的。
“第三均田免粮。”
杨丰说道。
“大使,只要你保证山西行都司的粮食供应,并且每年保证山西工商业税收超过目前的两百万石,朝廷就可以免粮,至于均田倒是最容易,陛下一道圣旨而已。这又不用朝廷出钱,朝廷也没什么损失,最多陛下给那些被分了田的地主点补偿,给他们家一个秀才功名。”
谢成说道。
“所以,干脆把山西的税收承包给我?”
杨丰说道。
说话间他看着已经开始祭天的皇太孙。
这个祭天仪式是很繁琐的,必须严格按照程序一步步来,袁大头祭天过程耗时一个多小时呢!
皇太孙虽然不是以皇帝身份,但过程也要依照礼仪。
“就跟胡元时候那些色目人一样?”
谢成说道。
这个提议倒是不错。
其实对朝廷来说,关键就是这个免粮,也就是山西的每年两百多万石,这是北方最大一笔税收,尤其是供应山西行都司的军需,如果杨丰能确保朝廷不会少了这笔收入,山西行都司不会缺了这笔供应,那么干脆像胡元一样采取包税制把山西税收承包给杨丰,反而让朝廷省下了很多麻烦。
毕竟维持一个税收系统,也是要投入大量钱粮的。
征收,储运,管理,统统都是要单独养活一定人力,但如果使用包税制就完全不用操心了。
全是包税商自己的。
而且这种制度也不是没有先例,毕竟胡元时候绝大多数税收都是承包。
“但如果让我包税,那么除了盐还是朝廷的,其他比如茶之类,在山西境内就全放开了。”
杨丰说道。
“我会奏明陛下。”
谢成说道。
其实只要不放开盐业就行。
茶的确是目前换马的重要物资,但这不关山西的事。
山西又没法种茶,山西放开也没用,反正外面还是朝廷给输入,最多也就是在山西境内交易更自由些。
至于其他就不值一提了。
“第四,必须把各项条款,白纸黑字写成盟约,而且要皇太孙签名,陛下行玺。”
杨丰说道。
谢成默默点了点头。
其实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天子与百姓为盟,皇帝和百姓拉到平等的位置。
盟约……
首先得平等才能盟约,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跪伏脚下的,这个不叫盟约,虽然可以用些好听的辞藻美化,但只要皇帝和百姓盟约了,那事实上就是两边没有高低之分。好在这不是谢成需要操心的,而且这时候的皇帝本来也就是从最低等级的百姓起家,要饭的嘛,没的再低了,再低是奴婢,但奴婢不算百姓,就庶民这个身份而言,的确没有比皇帝起步更低的。
所以他应该不至于对这个问题太在意。
就这样在皇太孙祭天的过程中,杨丰和谢成分别代表谈判双方,提前完成了这场谈判的核心内容。
而皇太孙在寰丘上,在数十万百姓瞩目中,一身衮冕继续着祭天仪式。
整个过程持续半个小时,随着燎炉内昭告上天的祭文焚烧,在大明搅得整个北方人心惶惶的河神事件算是正式落幕。
至于接下来的谈判没什么悬念。
杨丰的四条全答应了。
然后是归明还是归宋的选择,至于这个选择也没什么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