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卫大公子小太子(第3/5页)
小太子勉强满意,给自己倒杯水。
刘彻按住水壶:“没热气了还喝?”隔着窗朝外喊:“来人!上茶!”
庖厨从早到晚烧着热水,枇杷拎来热水壶,樱桃点灯。她二人看到小太子眼皮红肿,惊得险些失手。刘彻不等二人大胆开口,令二人退下,一炷香后再把饭菜送过来。
枇杷问:“陛下呢?”
“不必另做。朕先陪据儿用一点,回去还有事。”
枇杷懂了,陛下忙完再用。
“父皇晚上还有事?”
城中很多世家已经烂到骨子里,如果可以选择,刘彻不想把女儿嫁过去。卫子夫提到的张安世不错,但张汤此人心大。他只是御使大夫,这两年隐隐有除了卫青以外百官之首之势。
霍去病出兵前刘彻仔细看过他麾下校尉,有几人同他年龄相仿,其中两人尚未定亲。以前霍去病麾下多人封侯,刘彻认为此次也可以。
果不其然,其中一人按军功当封侯。
刘彻见过他,五官不如霍去病出众,气质远不如赵破奴,人高却很瘦,像常年吃不饱。不过他可以跟随霍去病孤军深入,定然只是看起来瘦。
此人出身低微,城中小门小户的人家也敢上门求嫁,所以一旦他回到家中,说亲的人定会络绎不绝。刘彻得尽快告知皇后,不日便为他和二女儿赐婚。
“去病带回来的俘虏得尽快安置。还有一些小事。”
小太子乖乖点头:“身体当紧。父皇不要忙太晚。”
“父皇知道。父皇还要为你加冠呢。”刘彻给他倒水,“喝半杯。”
小太子又变成贴心懂事的好孩子。
刘彻看着儿子乖巧的样子很是欣慰。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小太子犹豫要不要说出宝剑的存在。
半杯水喝完,小太子决定先不说,拿出一把宝剑哄得老父亲得意忘形再找机会提出来也不迟。纵然他不说,老父亲的宝剑看起来比表兄的流光溢彩,以后表兄不小心暴露了老父亲也不会很生气。
“父皇,孩儿明日得出去一趟。”
“有事?”
“您忘了吗?宝剑啊。孩儿总不能拿着剑去表兄府上观礼吧?”
刘彻点头:“拿回来给朕看看。”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翌日午时两刻,小太子带着宝剑回到宫里,太子宫上下喜气洋洋,好像他要成亲了似的。
“又有什么喜事啊?”小太子奇怪。
枇杷很是惊讶:“殿下不知道?”
“说!”韩子仁瞪她。
枇杷:“咱家二公主的婚事定了。不久前定的。陛下昨日没说?”
小太子摇摇头,问韩子仁:“长安还有未婚的列侯?”
韩子仁:“先前有一个,平阳侯。”
然而就在冠军侯订婚前一个月,平阳侯的婚事也定了。听说平阳公主得知此事后很是懊恼,自认为了解皇帝,在他眼中当今天下只有皇室女配得上冠军侯。平阳侯曹襄比冠军侯大几岁,她不敢再拖,也怕冠军侯和二公主订婚后她再给儿子说亲旁人笑她儿子无能争不过冠军侯。
枇杷:“不是世家子弟,是陛下昨日才封的,好像叫,婢子觉着不是人名。”
小太子:“恕你无罪。”
“姓吴,名蛮子。这哪是人名啊。”
小太子挑眉:“南方人?”
枇杷好奇:“殿下知道此人?”
“你说不像人名,必是认为吴是吴国的‘吴’,蛮子像一种种族称呼。”
枇杷正是这样想的:“婢子找人打听了一下,他好像只会写自己的名。这样的人哪配得上公主。”
“那你们好高兴?”韩子仁不懂了。
枇杷笑笑:“毕竟是喜事啊。”
小太子提醒她:“二舅十五岁前也只会写自己的名。”
韩子仁点头:“不会可以学。他不识字是因为出身低微,不是不好学。他也没有因为出身破罐子破摔,反而凭实打实的军功封侯,单单这一点就强过许多世家子弟。枇杷,要你在公孙公子、昭平君以及他之间选你选谁?”
这还用问?公孙敬声出身尊贵,可卫家长姊不好相与,公孙老宅人多事多规矩多。隆虑侯府没规矩,然昭平君不学无术。
韩子仁:“司马长卿文章写得好,当世大文豪。以前跟夫人卓文君感情甚笃,那又如何?不一样到了长安就想纳妾?我要是那卓文君才不给他写《诀别诗》,直接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