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借!(第2/4页)

李中山倒是气定神闲得很,坐在椅子上面,低头喝了一口茶,抬起头刚想说段什么,就听见都房门口的卫兵响亮的口令声和唱名声。他又朝门口望去,就看见李中正、周昌已经快步走进了向他行礼了。

李中山淡淡地点了点头:“老三,培公,你们来得正好,大家正好一起商量……”

李中正小心地问道:“二哥,商量什么事情?是不是关于杭州湾外海发现西班牙无敌舰队主力的事情?这次西班牙无敌舰队应该带来了日本雇佣军吧?如果他们想要在杭州湾登陆,所选的登陆地点不是乍浦就是余姚……”他看了一眼周昌:“刚才培公和我谈了沿海抗倭的难点,您不如先听听他的分析吧。”

李中山一摆手:“老三,我把大将军府留守的差事给你了,东南沿海的防务,自然由你全权负责,熙止也会留在南京辅佐你的,这事儿你们商量着应付就是了。我现在就问你一个事儿,要不要给你多留点兵力?”

李中正摇摇头:“不必了,二哥您手头的兵力其实不大宽裕,咱们的大军说是一百万之众,但是海军占了七八万编制,大将军府和八大总监司又占去两三万人的编制,还有十省的提督、总兵、协台、守备参将又占去十多万编制,湖广、两广还要各留下一个军团给咱爹和咱大哥,加上留给我的军团……这就是五十万之众了!

再加上布署在民丹岛、吕宋岛、琉球岛、虾夷岛和美洲大陆的军队,差不多又是十万。百万之众,最多就剩下四十万可用了。”

还真是兵到用时方恨少啊!

百万之兵发钱的时候可不得了……100万呢!粮饷军资,再加上随军民夫的消耗,等北伐大军全面开动后,一个月1000万两的军费看着都不够,要打得富裕一点,那就是1200万两一个月。

可是真要能用在刀刃上,肯定是没有四十万的……这四十万大军指的是渡过淮河,进入北方中原大地的明军(不含民夫)人数!

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配置民夫,那么北伐大军的人数可以达到八十万!

在淮北以北的兵家必争之地徐州集结八十万之众……唔,优势在我啊!

而这种1200万两一个月的仗,饶是手握江南、广府两个经济中心的大明,其实也打不了多久。李中山在几年前之所以选择和大清、大周休战,其实就是为了整顿内部,积攒军费。

可是攒了好几年,李中山却连朱慈炯那个“债宗”早年欠下的那几个千万的“巨债”都还没还清呢,不仅没还清,反而越还越多,已经从原本的五千万“巨债”还到现在都上亿了。

当然了,这多出来的五千万也不是因为朱慈炯这个皇上荒淫无度造成的,而是都花在正事儿上了,譬如大办海军,兴办造船厂、兵工厂、铁矿、铁厂,还有兴修黄河、淮河、运河等“三河综合治理工程”,修建“淮北、淮南灌溉工程”,沿海要塞海防大工,还有最近一年多的大扩军、大练兵和军资储备……几千万两银子,就这么花出去了!

而大军一旦渡过淮河,进入前沿地区,往后的花费可就更加惊人了!

根据大将军府和尚书省的共同编制的预算,从大军跨过淮河开始直到北伐胜利,大明每个月单是在军费上的花销,就要准备1200万……一年就是1亿4400万两!打两年,差不多就要花出去3个亿!

而大将军府和尚书省为了这次北伐大业所准备的军费预算,也就是3个亿!

也就是最多只能打两年,再多就没有了。

而这3个亿的军费中的一半,也就是1亿5000万两得依靠战争公债来筹集。加上这笔巨债,等北伐胜利之后,大明的债台就能搭到2亿5000万两了……真正的债台高筑啊!

也得亏李中山懂一点金融,很早就开始搭建一张以大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还将大明境内大大小小的钱庄,还有闽粤海商,两淮盐商,江南私商、茶商等大商人,全都用各种法子网进了这个体系。

而且这个体系对大明朝廷来说是高度可控的!

所以大明朝廷才能通过这个金融体系来给债台高筑的大明朝廷的信用定一个高价——这意味大明可以以较低的利率发现大量公债,还不愁发不出去。而且还能让大明境内的银行、钱庄都把大明朝廷的公债当成优质资产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