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到九江去,活捉吴三桂!(第2/4页)

这样,他即便在江西战败,吴周也还能控有湖广、云贵、四川、陕甘和河南一部,再怎么也能保有昭烈之后蜀汉的局面,让吴应熊当个吴阿斗。”

李中山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培公,熙止,你们二位觉得吴三桂会在什么地方和咱们决战?”

周昌想了想,说:“南昌周围的可能性最大……他包围南昌那么长时间,不就是为了围城打援吗?”

姚启圣说:“如果吴三桂不在南昌和咱们决战,那就会把我们的引到袁州府境内打咱们的埋伏……袁州府境内遍布山林,很容易打伏击。而且袁州府又紧挨着湖南,即便战之不利,还可以退往湖南。”

“那咱们该怎么对付?”李中山接着问。

周昌道:“首先,咱们要拿下九江府……不拿下九江府,咱们对长江的控制就有点虚,如果湖北境内的长江上打得不好,恐怕就得退回安庆。”

他顿了顿,“其次,咱们还是得解了南昌之围,将老王爷的大军从南昌城内解救出来……和老王爷合兵之后,咱们的兵力就雄厚多了。接下去是向湖南进军,还是向武昌府进军,那主动权就都在咱们手里了。”

李中山又思索了一番,“也就是说……关键就是打九江,解围南昌!咱们的兵力好像有点不够……对吧?”

“的确不是很够,”周昌笑道,“咱们这十余万人要打下九江或是在南昌周围和吴三桂决战,都是足够的。但是要同时干这两件事儿,兵力还是少了一点。”

姚启圣补充道:“如果咱们先解决九江,再解南昌之围……就怕老王爷被围得粮尽!

如果咱们不管九江,直接去解南昌之后,搞不好会被南昌外围的吴周军和九江出来的吴周军腹背夹击!”

李中山笑道:“看来咱们得派个人去幕埠山把李自成找来包围九江的吴三桂了!”

说着话,他又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弟弟李中正,笑道:“中正弟,你辛苦一下,去一趟幕埠山吧!”

……

向东!向东……去抓吴三桂!

夜色当中,大队大队的军队沿着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幕埠山几条山路,在滚滚向前运动。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这支从幕埠山“抗吴根据地”的开出来的军队,当然是化名李奉天的老闯王李自成亲率的,盘踞在幕埠山当中的忠王府军了。由于吴三桂的军中吸纳了许多因为李自成忠实执行《天朝田亩制度》而丧失土地的湖北土豪劣绅,让他们当了还乡团,所以发生在湖北的武昌、汉阳、安陆、德化、黄州等五府的吴周军和忠王府军之间的战争,居然有了一些“土地G命战争”的意思了!

既然是“土地G命战争”,那么参与其中的人可就多了!这不再是两个军阀集团或是两或封建领主、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而是吴周封建王朝和鄂东土豪劣绅同鄂东五府劳苦大众之间的战争!而且李自成这个集团在鄂东五府推行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有“共和大明”背书的。

“共和大明”可不是什么流寇山贼,而是继承了“帝制大明”法统的天下正统!

虽然那些鄂东的劳苦大众本来也不觉得“共和大明”有多正统,可是当大家伙拿到以“共和大明”之名分配的土地之后……仔细想想,全都觉得“共和大明”那是太正统了!

既然是天下正统分配的土地,那就是他们合法拥有的土地,名正言顺,理直气壮!那些土豪劣绅想要回去,那就是反贼!

所以保卫“共和大明”就是保卫他们自己的土地……而且听说这个共和大明挺有钱的,等保卫妥了还能给大家伙发一笔军饷和奖赏!因此鄂东五府的劳苦大众保卫“共和”的决心那叫一个坚定啊!

而且由于吴三桂急于东进江西,没有及时对逃进幕埠山的忠王府军进行清剿,甚至连幕埠山脚下的平原上的咸宁县城都没派兵去攻占,使得李自成和忠王府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很快就在幕埠山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了。

而当吴三桂的“百万大军”在小孤山、八里江、小池口、城子镇、武穴镇连续遭遇大败,甚至吴三桂本人都被困在九江府城内的消息传到幕埠山时,那可真是满山沸腾啊!在各个山谷山坳里眯着的忠王府军全都高兴坏了……这可押中宝了!吴三桂要完,他们回头都是共和功臣,当了功臣,不得多分个几十亩土地犒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