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学重八,像崇祯,小心上天国!(第3/4页)
朱三太子听了这话,心里面那叫一个伤心失望啊!
什么股肱重臣呢?
这简直是居心叵测!
上船往上游跑……这个故事咋听着好像是小明王韩林儿的版本呢?
回头他在路上淹死了,或者是让李自成逮住砍了,那吴三桂还不得笑醒了?现在的吴三桂已经不怎么需要朱三太子这面大旗了。
他要是死了,吴三桂一定会很高兴的!
这可都是朱三太子的祖宗玩剩下的,现在还想用这招对付朱三太子?想得美!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朱三太子脸色一沉,义正言辞地说:“孤家不走!孤家要天子守国门……不,是监国守国门!”
啊,天子守国门?
卢三好心说:你就不吸取一下你爹崇祯的教训?
他这儿还想劝一劝,外面守着的“熟女宫女”突然喊了起来:“东王殿下、李中堂、陈中堂驾到!”
原来是耿精忠、王忠孝、陈永华一起来了。
……
“大王只管宫中安坐,外敌自有臣指挥三军以破之!”
定王府大堂上,耿精忠正拍着胸脯向朱三太子请命呢!
他这个东王的爵位虽然和历史上那位杨东王一样,但却比杨东王差了两点,一是没有“左辅正军师”这个可以指挥全军的职位;二是他可不会“崇祯附体”的把戏……就算会也没用!现在南京城里面的这帮反贼什么素质?什么黄宗羲、朱舜水、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等的都来了!他们能信“崇祯附体”的瞎话?
所以他现在没办法代替崇祯说话,只能靠忽悠朱三太子的办法把“南京战役前敌总指挥”的职权骗到手。
朱三太子一听耿精忠所言,马上就露出了轻松的表情,刚想要点头答应,边上的陈永华忽然插话道:“大王,臣建议您王驾亲征!如今大军压境,人心惶惶,而且金陵百姓也不知道大王您的威武。唯有您御驾亲征,亲率三军出城迎敌,才有可能将岳乐所部一举摧破!”
一听见陈永华的建议,朱三太子和耿精忠都不乐意了。
朱三太子一出城,耿精忠怎么办?他不能一个人躲城里面吧?那大家都得出去!到时候打赢了,朱三太子涨威望,打输了……大家一起死翘翘!
朱三太子皱着眉头说:“南京有坚城可恃,出城只怕……”
“对,对,对!”耿精忠说,“我保着监国守城就可万无一失……李中堂、卢中堂,你们两个各领本部去迎敌吧!”
王忠孝、卢三好当然也不乐意了。
迎敌没有问题,但凭什么只让他们俩领本部出击?这不是要消耗他们的实力吗?这耿精忠没安好心啊!
想到这里,王忠孝就道:“王爷,既然要出城,那就大家一起出城!和岳乐来一场堂堂之阵!”
卢三好也说:“王爷,您要是不敢去,就让定王殿下带着我和世凯兄一起吧……我们俩搜罗一下,还是能拉出两万精锐的,足可以一战了!”
王忠孝也点点头道:“没有王爷的几千人,只要有监国殿下的大旗鼓舞军心,此战就必胜无疑了!”
耿精忠在南京的兵力并不多,他领到南京的兵力只有一万余人,后来又分了曾养性领兵五千去打宁国府、广德州,又分了点人去太平府、池州府驻守。好在后来尚之信的两个兄弟被王辅臣驱赶,从江西一路穿州过县跑来南京投靠,又带来了两千人。
所以耿精忠才能在南京凑出五千人。
当然了,在太平府、池州府、徽州府那边,现在还有忠于耿精忠的一万多人,加在一起,他还是能拉出两万多人的。
而卢三好这个团练头子手里就一万多人,王忠孝还拉扯出小五千,他俩加一块可有两万多了。和耿精忠也差不多。
不过王忠孝、卢三好的两万多人大部分是新兵,没有经过战火锤炼,比起耿精忠的老兵还差一点。
而耿精忠当然不肯率兵出城了……出了城,他还怎么居中“指挥”,他就五千人,指挥人家两万?想得美!
所以他只是一个劲儿摇头:“既然如此,那就死守南京城吧,谁也别出去了!”
这会开的……自己人和自己人都快打起来了!
朱三太子眉头大皱,但他也不敢出城去迎战……他要有这胆,想当年南明还没垮得时候就该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