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大清狗官(第3/4页)
不过在王忠孝对于大清朝这种欺负和盘剥汉员的陋习那是没有什么意见的……看看,连贪官都能给你当亏了,这样的朝廷要它干嘛?这还能不革命吗?
革了命……欠得高利贷不就不用还了吗?所以在革命发生之前,是不是应该多借一点是一点啊?
想着借钱不还的好事儿,王忠孝已经陪着裕王福全一块儿进了瑞信堂的大厅——就是原来的杨三茶馆的大厅,现在改造成了个钱庄大厅的模样,搭建了一排既高又坚固的柜台,柜台上还竖着枣木的栅栏,每一根都有碗口粗细。通往柜台里面和二楼的口子都按上了包了铁皮的木门,一看见非常坚固,还有拄着齐眉棍的壮汉守着门口。
王忠孝陪着福全进入瑞信堂大厅的时候,这里头正是生意兴隆的时候,每个柜台前头都站着一个正在办业务的候选官或是候选举人,大多愁眉苦脸的,一看就是没借到银子。
杨起隆、袁林静和王三顺他们三个掌柜的,一早就来了。这会儿听手下报告说王爷驾到,全都下了楼来迎接,看见福全就要下跪,正在办业务的“官白劳”们也都感觉到来了贵人——他们都知道瑞信堂背后那是裕王福全!所以这会儿都要给福全福大老板下跪……这买卖你看,主顾给店家下跪,真也没谁了。
不过福全不愿意和他们多纠缠,一个健步就窜上了楼梯,然后风风火火地就上了二楼。王忠孝、杨起隆、袁林静、王三顺、郭金宝他们也马上跟了上去,全都上了楼梯,然后就听见咣当关门的声音。
瑞信堂的二楼是账房,福全、王忠孝等人爬上去的时候,就听见一阵吧嗒吧嗒的拨动算盘珠子的声音。
福全问了一声:“还在算账呢?都过年了,也不歇一歇?”
“王爷,咱们放账的,年关之前是最忙的,况且咱又是新开张没多久,今年还是头一个年关,不得好好算算?”
回话的是杨起隆,现在瑞信堂一共有三个大掌柜,杨起隆、袁林静、王三顺,其中杨起隆最大。而且他也放老了高利贷,手底下养着一群算账的、收账的,经验丰富啊!
“王爷请。”
杨起隆一边回话,一边将裕王请进了一间宽敞的会客厅。
落座之后,裕王又问:“去年赚了多少?算好了吗?”
“王爷,决算还没出来。”杨起隆笑道,“不过去年咱们瑞信堂可没赚着什么钱,倒是收了二百四十多万两的储。”
二百四十多万两的储,其实就是二十四多万两的贿,只不过账面上是别人存在这里的!
王忠孝担心裕王不明白杨起隆的“没赚钱”是什么意思,赶紧跟着解释道:“王爷,那二百四十多万都是长期存银……而且银号都不用给利息,放出去一年赚个一成利,也能有二十四万利润。不过现在放出去的款子,明年才能收利息。所以今年就没赚着什么了。”
福全满意地点点头:“知道,知道……对了,咱们的银子都放给谁?收得回来吗?”
杨起隆笑道:“回王爷的话,目前咱们的银子大部分都放给在京铨选、拣选的官员和举人。不能保证都收回来,但是利钱重,还是利滚利,即便坏掉一点,打总账还是能赚的。”
杨起隆当然没说实话,瑞信堂现在的买卖何止能赚,简直就是赚嗨了!
他现在傍上了裕王,又是粘杆处的官,绝对的消息灵通人士,只给有机会选上的官放贷。而且利钱只是给候选官放贷所能得到的一部分收益,另外一部分收益是通过“派出家人”获得的。
所谓的“派出家人”,就是由债主派人跟着“官白劳”去上任(家人的名额也可以直接卖掉),然后接着“官白劳”的官威疯狂敛财!等惹出麻烦了,“家人”就来个人间蒸发,背锅的还是“官白劳”。
而这部分收益,就不用给福全报账了,就由王忠孝、观音保、杨起隆、袁林静、王三顺他们五个人分账!
“你之前不是说要放账给做漕运买卖的商人吗?”福全问,“现在怎么都放给当官的了?”
杨起隆早就在等这一问呢,当下就笑着道:“王爷有所不知,这跑漕运的商人,都是在东南进货,在北京发售的。办货的时候才需要借债,到了北京把货一卖,就该还钱了。所以要做漕运商人的生意,咱就要在扬州、苏州、杭州开设分号……在扬州、苏州、杭州放账,在北京收账。与此同时,还能开展汇兑业务,帮着商人和官员们把银子汇往东南或是汇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