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4/5页)
满地的尸首和鲜血,衣衫不整的婢女和肢体残缺的家丁,那个会在他衣裳上绣花的漂亮婢女为何被斩去四肢全身赤裸,那个成日想着要进军营的小侍卫为什么少了一半脑袋,肚肠流了一地……他的阿母呢,三个阿姊呢,对了,还有两位兄长,他们是少年英雄,绝不会束手就擒的。
也不知跑了多久,小小的阿狰听见另一头传来厮杀声,他回头,看见霍君华在一群侍卫的保护下到处找寻儿子,她一声声喊着‘阿狸,我的阿狸呢,你在哪里啊……’
这时,霍君华看见了穿着阿狸衣裳的侄儿,他也看见了素日不大和气的姑母,姑侄俩呆愣对视。一名侍卫边抵抗逼杀上来的敌人,一边高喊:“夫人,小公子找到了!”
小小的霍不疑正要大喊‘姑父杀了阿父’,霍君华忽然大叫一声,扑上来紧紧抱住自己,然后又哭又笑的喊着‘阿狸,阿母终于找到你了,我们快走,城已经破了’!
当时他就呆了,哪怕全世界都将他和阿狸认错,姑母也绝不会!他不知道为什么,但他明白这时候自己绝不能喊破,便由着霍君华将自己抱走了。
“凌益这狗贼,打仗不行,阴谋诡计倒是灵光。”三皇子冷笑一声,“真该叫那些睁眼瞎看看凌益的绢帛信函,领教领教什么叫‘算无遗策’!”
要算计一座坚固防守的城池,需要多少人手,多大权柄?其实很多人都想错了,只要没人防备你,稍微在关键处倒些毒汁就够了。
——从霍不疑与三皇子的各自叙述中,少商渐渐还原了当年的真相。
霍翀原本只带着军队,可是那座城池本就是刚从敌贼手中夺来,人心不稳,于是他只能将阖家老幼都带到城中,以示同生共死的决心。经过两个月的整顿,查找细作,清点人口粮食,贬斥奸商,城内人人敬服霍翀的人品本领。
随着半年约定之期将届,援军始终没有音讯。城中兵困马乏,将士伤病累累,而城外的二十万蛮甲军也已折损了一多半,此时双方都杀红了眼,谁都知道破城之日便是屠城之时,于是凌益便动了心思。
那座孤城有四处城门,由霍翀手下四大家将镇守,其中一位李副将恰巧受伤未愈,霍翀便露出让凌益顶上的意思。刺杀霍翀后,凌益拿着霍翀的令符前去接管城门,原先的守将便毫无怀疑的让了出来。
此时霍家家丁刚扑灭了书房火势,并发现了一具无头尸首。尸首被烧的衣衫躯体都难以辨认,府兵们又决计想不到自家神勇盖世的主公遭人暗杀,便去请霍翀夫人做主。
正当霍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书房之时,凌益开门放贼,同时在城内多处纵火,高喊‘霍翀弃城潜逃’了!蛮甲兵本就数倍于城内军队,进城后便如狼入羊群。
等守军将领渐渐恢复镇定,在城中沉着布阵应敌时,凌益又让蛮甲兵将霍翀头颅高高挂出,一时群龙无首,军心尽失。蛮甲兵就此长驱直入,屠灭霍氏一族!
霍不疑低声道:“姑母带着我躲进旬阳山,从城里逃出去时,我看见阿父的头颅被插在城墙上,一旁还有穿着我衣裳的阿狸。姑母也看见后痛哭了一场,然后对其他人说我受了惊吓,体弱受病,不能见人。等凌益和吴大将军在外杀敌时,她带着我乘乱逃走了。”
到底是夫妻,霍君华显然有所察觉。她本来的确是去找儿子,但走到外面看见霍府满地的尸骸,她终于明白了一切。在凌府侍卫的‘保护’下,她认下了阿狰。
不过这些凌益都不知道,他始终躲在暗处,眼看着霍家尽灭才放下一颗心。
只是他万没料到,仅仅半日之后吴大将军就赶到了——此时,蛮甲军正沉浸在屠戮劫掠的快意中,是以凌益得到消息的比蛮甲军快。
凌益见机迅速,不但立刻回到旬阳山,还向刚刚赶到的吴大将军假作胆小悲痛,同时表示血刃贼寇的决心。于是他帮着吴大将军将三处城门关上,将多数蛮甲军都堵在城中……
说到这里,三皇子扯了下嘴角,“吴成嘛,父皇知道的,杀上兴头谁也拦不住。平素杀过头还怕人家说他屠城不义,这回是报仇雪恨,尽可以敞开了宰。总之,进城的蛮甲兵便是弃械投降的都被杀了个干净。第二日,吴大将军乘胜追击城外的蛮甲兵,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