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自制巢础(第2/3页)
就即使赵团青去嘉荫的事情,也只是打牙祭的时候,听赵永柯简单提了一句。
“阿玛说,草甸子栅栏是围起来了,心里边总想着要养点啥,可想来想去,野猪、熊瞎子、野兔、沙半鸡、飞龙啥的,都不好养,最终在山里闲逛的时候,遇到了狍子,就弄了几只回来养着。
这些狍子阿玛在家里的时候,天天去看去喂,有两只小狍子,都会跟着他转了,要不是怕里面的草叶不够吃,他还想着多养几只。阿玛高兴就行!”
乌娜堪乐呵呵地说。
狍子对于鄂伦春人来说,在生活中息息相关,随处可见狍子的影子,住的撮罗子要用到狍子皮,穿的是狍子皮做成的苏恩,狍子肉是他们招待贵客的食物……赵团青最终选择弄狍子来养,吕律一点都不奇怪。
正如乌娜堪所说,赵团青高兴就行。
这个在山里闯荡了一辈子,无拘无束的老猎人,对大山和大山里的动物们,其实比所有人都深沉,哪怕只是看看,也觉得舒坦。
在将那些蜜渣从车上搬下来后,赵永柯搬来三块建房子地基时剩下的石头,搭了个灶,拢火后,将家里的大铁锅搬了一口出来,放了半锅水,然后将那些蜜渣也放了进去,开始熬煮。
赵永柯这里的桶、盆不够用,吕律回家将自家的桶、盆还有过滤挤压蜂蜡的纱布等工具也带了过来。
一百八十多群峰,两次取蜂蜜留下的蜜渣和已经发黑淘汰的蜂脾、赘脾都有不少,整整熬了三大锅。
蜜渣蜜脾熬煮过程中,散发着浓郁的蜜香和蜂蜡香味,招引来不少黑蜂和土蜂围着飞舞,甚至还引来了地雷蜂。
嗡嗡嗡地围着熬煮的大锅飞舞,也趁机去采食袋子中装着的哪些残余蜂蜜。
蜜渣在大锅中充分融化,搅拌后,被一瓢瓢舀到过滤纱布中进行过滤挤压,装到桶中,蜂蜡漂浮于水面,在冷水中冷却后,一个个黄澄澄的蜡饼被取了出来。
单是这件事儿,就让两人忙活了一整个下午。
第二天的时候,吕律早上就来到赵永柯这里,带来了孙寒卫当时留下的制作巢础的巢础机、蘸蜡板和蘸蜡锅。
还是昨天的大锅,将蜂蜡融化后,装入蘸蜡锅中。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铁质容器,融化的蜂蜡放入其中,就像一锅油一样,短时间内不会那么容易冷却凝固。
蘸蜡版是用杉木抛光打磨而成,跟巢础一样大小,在冷水中蘸一下,然后放入蘸蜡锅中蘸蜡,要求覆盖蘸蜡扳。
蘸好融化的蜂蜡,提出来后,会有一层蜂蜡附着在蘸蜡扳的两侧,再把蘸蜡扳放入一旁装满冷水的木盆中进行快速冷却,然后将上面粘附在两侧的蜡膜取下来,再把蜡膜往装有两个布满巢眼的滚筒模具的巢础机里摇动手柄过一遍,压上巢眼,就成了巢础。
事情听上去很简单,但也是需要一点技术的。
吕律把乌娜堪也请来帮忙,三个人,一个蘸蜡,一个脱膜,一个压巢眼。
即使这样,吕律也花了不少时间,才算是将赵永柯和乌娜堪这两个从未接触过这一系列东西的鄂伦春人教会操作方法,事情才得以有序进行起来。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算是把来年需要的巢础给准备妥当,然后将一叠叠的巢础,用报纸隔层,被吕律带回自家仓房放着。
也算是完成了一件事儿。
接下来的巢础装框,这事儿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做了。
休息两天时间,吕律整天带着娃就在草甸子里晃荡。
也就是这几天的时间,四根白天晾晒,晚上用炭火烘烤干燥的棒槌,终于干了,吕律取来四个同样被麻油泡了几天的罐子,用布将里外的麻油擦干净,然后在里面加入华阴细辛,为了防止受潮,吕律又去区上买了些糯米回来,炒熟后跟细辛混合,连同用黄纸包着的棒槌,放在缸内,进行仔细的封存。
四个棒槌,用了四个罐子。
封好后,吕律打开卧室中通往楼板的入口,将四个罐子放在一只木箱里,放置在楼上。
其实,这种保存方法,吕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至于效果,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就能知道了。
当然了,吕律也不打算存放多久,他早有想法,等过上两三年,自己手头麝香攒得差不多了,然后再一起送到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