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山地部队
“把主力团放在太行山?”陈松勇听着不由一阵愕然。
常人的想法,如果要守大同当然是把装备好、素质好擅长打硬仗也知道怎么协同的主力团放在大同,但王学新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擅长打硬仗的主力团放在太行山上。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如果把主力团放在太行山上,一来可以使太行山成为大同的屏障,二来鬼子如果强行通过公路绕过太行山进攻大同的话,在太行山上的主力团就可以从后方切断鬼子的补给线将其包围,这会使鬼子不管主力轻易不敢进攻大同。更重要的还是,主力团放在太行山还可以迅速扩编把驻守太行山的部队带出来!”
这就是八路军三三制的优点,一支部队可以一分二甚至一分为三每个老兵带两个新兵,也就是六个主力团进入太行山马上就会变成十二个团甚至十八个团,这么一来太行山的防御马上就会上升而且会随着战斗的进行越来越坚固。
在此之前,八路军这样拆分带新兵的一般都是非主力团,但现在为了能让太行山的部队快速跟上八路军的发展脚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另一方面!”王学新指着地图上的张家口说道:“我们拿下张家口后就得到了一个优势:张家口连着燕山,沿着燕山的支线努鲁儿虎山往北就能一直沿伸进入东北到达CF市,再往北就是大兴安岭,这两条山脉相邻贯穿整个东北将其分割成东西两个部份,如果我们往这个山脉投入山地部队……鬼子的关东军就有得忙活了!”
王学新这话让陈松勇目瞪口呆,他说:“团长,您的意思是……咱们现在不只是考虑防守,还要主动进攻?”
“当然!”王学新回答:“张家口在我军手里,我们可以源源不断的利用山地往东北腹地渗透部队在鬼子内部打下钉子让鬼子难受,为什么不?”
陈松勇迟疑着说道:“可是团长,我们没有山地部队……”
话还没就完陈松勇就想起来了,当初王学新在运城时组建过一支山地部队,只不过因为这支部队一直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陈松勇差点都把它给忘了。
王学新却一直在跟踪着这支部队,因为他知道八路军将来肯定会有用到山地部队的时候,所以他一刻都没有放松。
王学新回到椅子上坐了下来,弯腰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往桌面上一丢,说道:“当初我们在中条山训练的山地部队只有一个连,现在已经扩编到了一个独立团一千多人的规模!团长就是当时的连长,饶七!”
“对对!”这么一说陈松勇就想起来了:“我们都叫他老七!”
陈松勇拿起文件看了看,就担心的说道:“可是团长,一千多人的规模,是不是太少了?”
“他们到张家口还可以再扩编!”
陈松勇“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
这是八路军的优势,八路军因为军纪严明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在这情况下想要扩编山地部队还不容易?
当地百姓总有靠山吃山的人吧?
比如采草药的、打柴的、打猎的、挖人参的等等,这些常年在山里跑的都是潜在的好苗子,而且他们还熟悉地形。
另外,八路军还可以全军号召把部队中有山地活动经验的全都集中起来派往张家口。
接着只要对这支山地部队稍加训练,再配上多功能工兵锹教他们学会攀岩、野外生存等技能……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渗透进东北给鬼子压力。
这甚至都不能用“压力”来形容,因为有朝一日八路军主力部队挺进东北或是对东北纵深实施穿插时,这些在山区里的山地部队就会是主力部队强有力的后盾。
远的不说,眼下鬼子关东军就会因为有山地部队渗透进东北而不敢放心的分兵增援华北,这也可以说是以攻代守了。
陈松勇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同时心下暗赞了王学新一声:团长早在运城时就开始布局了,那时训练的山地部队到现在派上用场,这想得也太远了!
此时的王学新却在考虑另一个问题:
沿着山脉渗透进东北虽说会让鬼子头疼,但这么做对八路军而言也是困难重重。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问题:山地部队虽说有野外生存的能力,但有些必需品野外无法获得的呢?比如食盐、枪支、弹药等,这些总不能也让山地部队自己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