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豫州之乱的终结(第2/3页)

内部封赏提拔耗费不了多长时间,主要消耗精力的,还是对汝南郡袁氏势力的清算。

袁氏在汝南郡扎根好几代人,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若要全部清除,非要连根拔起不可。

于是刘备就很干脆的连根拔起了袁氏的势力,在各个县进行大规模的清洗。

所获得的好处当然是极多的,这些家族扎根地方,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堪称天文数字。

看着他们积攒下来的如此巨大的财富,刘备算是明白了东汉帝国的税收为何每况愈下。

一个帝国的财政问题往往能决定这个帝国的国势,财政宽裕,则帝国国势上扬,财政紧缩,则帝国国威不振,而财政问题又主要取决于帝国的税收能力。

东汉帝国的税收要是没问题,皇帝也没必要通过宦官的渠道去捞钱了。

而就算宦官捞得再多,真正的大头,也都在这些地方豪族的储藏窖里躺着,宦官很难捞的走。

不对这些真正有钱的家伙出手,帝国财政问题就无法改善,倒霉的也始终都是普通庶民。

看来未来整顿帝国的税务和财政问题,也是个很大的工程啊。

刘备为此感叹。

从汝南郡收缴的这部分财富其中的一部分被刘备用来犒赏军队,但是这帮家伙的有钱程度显然不是一次犒赏就能形容的,他们真正的财富在土地等不动产上,现金流财物之类的只是小头。

就算是这么一些小头,也足以犒赏军队五六次了。

将这些人全都处决掉之后,整个汝南郡也算是被翻过来清洗了一遍,肮脏污秽什么的都被清理一空,连带着地方官员都被清洗了大半,凡是没有及时投降或者明确作出反对袁氏行动的官员、吏员,全被清洗了。

突出一个干脆彻底。

不仅是这些官方的豪强、士族的存在被清洗一空,连地方上一些存在已久的土匪强人都被刘备搂草打兔子,一口气连带着消灭掉了,渣渣都没剩下。

用军事力量借着造反的名义搞大清洗,实在是太畅快了。

一波大清洗之后,等于说汝南郡在九月份之后就是干干净净的存在,非常漂亮,于是刘备打算将汝南郡打造为他在关东中原地区的一个重要桥头堡。

他要让汝南郡这个往日的造反大本营成为自己的自留地,要在这里推行凉州新政,积攒在中原地区推行新政的宝贵经验。

于是他在汝南郡写下表奏,决定推荐还在凉州办事的荀彧出任汝南郡守,又推荐原属于大将军府的高顺出任汝南郡丞,分掌行政权和兵权。

对荀彧,他还没有达到荀攸那般的信任,在他看来,荀彧是个四平八稳的存在,能期待他办理好公务,但是想要让他真正成为心腹,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的。

所以在刘备心里,给荀彧的定位就是办事的干吏,还没打算让他进入决策圈子,而荀攸才是能进入决策圈子的存在。

在汝南郡,刘备给荀彧布置的任务是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在汝南郡建设集体农庄,按照凉州的方式改造汝南郡的政治生态,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增加汝南郡的粮食储备。

给高顺的任务就是在高顺在汝南郡征召兵员,按照凉州军的练兵方式训练新兵,争取在汝南郡练出三个营的新兵,以备不时之需。

荀彧自然不用多说,高顺的军事文化素质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决定破格提拔,给他这个机会。

高顺感到非常激动,向刘备谢恩,表示他绝不会辜负刘备的期待。

而后对于整个汝南郡的地方安排,刘备也给荀彧做了一番布置,基本上全部采用凉州州学的学员和成长起来的优秀吏员担任汝南郡的各基层职位。

对此,刘备是有野心的。

一百多年以来,伴随着二元君主制的逐渐成形,郡守、县令以下的重要职位都是遵照惯例,让本地人担任,以笼络本地豪强,方便地方治理。

但是刘备很不喜欢这套从上到下的二元君主的规则,所以决定做出改变。

正大光明来搞肯定不行,但是因为汝南郡的特殊情况,导致具有势力的地方豪族不是跟随袁术,就是被刘备认为跟随袁术,在战后的大清洗中被不由分说的清洗掉了。

汝南郡当今的政治生态已经不一样了,原先以袁氏为核心的地方政治关系网络被刘备借助造反的事实彻底撕碎,光明正大,而全新的政治网络尚未形成,也没有多少依旧强有力的地方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