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5/6页)
交际司综合处的徐处长在午饭时间,特意找到崔组长商量。
若是翻译室不想要小狄,他们综合处今年也有一个用人指标,可以把小狄留下来。
因为业务上的交集,徐处长跟狄思科打过好几次交道,特别是一起参加知识问答竞赛时,综合处成了翻译室的手下败将。
他对这小伙子印象挺深刻。
如今人家拿到了全国唱歌比赛的银奖,听说许多要请他演出和采访的电话都打到单位来了。
若是能把人放到他们综合处,以后交际司的接待和宣传工作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这可是正经的文艺尖子!
崔组长当然不会答应徐处长的提议。
他们翻译室将人才培养了出来,没有让人摘桃子的道理。
何况狄思科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不错,差就差在实践经验不足。
这是需要用时间来磨练的。
英语组的女同志多,男同志只有两人。
而且部里今年还要从他们翻译室调走一个男同志去美国的经商处常驻,男翻译正式青黄不接的时候。
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还不错的男同志,崔组长不可能就这样把他放走。
所以,尽管还没有正式分配,但狄思科已经被允许查阅一部分最新的讲话和会议资料了。
偶尔还能帮崔组长和汪妍妍准备一些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
“小狄,上午没事吧?”陈诚提着文件袋进来,脚步匆匆。
“没有。”狄思科已经做完今天的基础训练了,起身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陈诚看一眼手表说:“九点钟有个商务会谈,就在咱们部里。一会儿你跟我一起去,随身不要携带任何东西,带着脑子就行了,不要做记录。”
狄思科赶忙答应,将衣架上挂着的一套西装取下来,换上衣服就跟在陈诚身后出门了。
这种谈判跟他没关系,陈诚能把他带进会议室,就是翻译室里的老带新,明摆着让他去学习的。
这次是由经贸部牵头,组织美国的工业公司与铁道部的有关单位,进行铁路车钩技术的交流,并计划购买一部分车钩样机进行研究。
当然,要研究人家的车钩是咱们桌面下的决定,台面上的说法是要装车使用的。
陈诚坐在中方翻译的位置,而狄思科坐在陈诚身后两米远的地方。
与宣传部门的同志呆在一起。
谈判内容并不是狄思科关心的,他要关注的是陈诚在谈判桌上的表现。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人家能把他带进来就已经够意思了,不可能手把手地教他每一步应该怎么做。
能学到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全看每个人的观察力和悟性。
陈诚提前好几天就已经知道了今天的谈判安排。
所以,必然早早就有了一系列相关准备。
狄思科回忆了一下,今早在食堂遇到陈诚的情景。
对方好像吃了四五个鸡蛋和两个花卷。
没喝豆浆和粥,只在进入会议室的时候喝了一口水。
整场谈判至少要持续三个小时,如果午饭前能有结论,自然皆大欢喜。
若是尚无定论,那么下午就需要继续谈判。
这个过程中,陈诚的屁股始终稳稳地坐在那张椅子上,一直保持高质量的持续输出。
他是如何做口译笔记的,狄思科距离太远看不到。
但他发现,尽管陈诚表现的非常从容自信,可是,在经过两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后,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翻译错误。
不过,会议室里的己方人马对他的翻译内容相当信服。
即便是有了明显错误,在被工程师纠正后,仍然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
要知道,翻译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明显失误,很容易失去主办方的信任,会像之前汪妍妍的遭遇一样,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一直被人挑错。
狄思科参不透其中诀窍,只能胡乱猜测,也许是陈诚的气场太强,太自信了,而且他在谈判的前半个小时表现得非常完美。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这半小时对翻译人员来说特别关键,基本上相当于黄金半小时。
如果他能在这半小时里,完美发挥,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狄思科在那里干坐了三个小时,不能说话也不能做笔记,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比那些正经参与谈判的人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