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三)(第2/4页)

这件事情让李世民对杨坚的印象非常不好,至今深刻。

魏征叹道:“文帝不怜百姓,却更爱官仓中的那些死物。可惜,炀帝登基后因此而自恃富饶,奢华无道,终招灭亡。”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定数。

北宋,赵匡胤也正在批判隋朝的奢华和无道。

他想起史书上写:“东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

为了修建东都洛阳,民夫死了十之四五!

这么大的工程,居然可以压缩在十个月完成,可想而知对服役的民夫来说有多么的残忍。

简直是拿命去填!

他自己是刚迁都过来的,同样是洛阳,自然很清楚这个工程量。

大宋可是正儿八经修了好几年的,而且现在很多地方其实也都没有完工,还在赶工。

不过,大宋现在对民夫的待遇提得可好,不仅有工钱还包饭,所以赵匡胤一点都不怂,骂起杨广来丝毫不心虚。

西汉。

汉武帝招招手,后面站立的贴身内侍立刻将笔吏刚记下的东西送上前来。

刘彻将视线停留在隋朝官制那一部分,细细琢磨起来。

有意思!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仙画那句将权责分得更细,才能避免人专权的意思。

的确如此……刘彻心中暗道。

且这段时间以来,他愈加发现,要做的事情越多,越需要进行专门的精细的管理。

像现在这样,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将事情大包大揽就往往会有些力不从心。

或许,也可以学学这官制,刘彻心中滑过这样一个念头。

……

【唐朝从官制到科举再到教育都承袭了隋制,只是完善和周全了不少的细节。】

【比如教育这方面。】

【它同样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官学又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朝廷统一规定教材和教学计划。仅中央官学就分为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这三个的区别和学生们家长的官职有关系。】

【这一点就还蛮微妙的。阶级,始终存在。】

【唐时的士族门阀并没有消灭。】

【但比起以往,算是好多了。】

【而且它的各类学校分得还蛮细。像天宝年间中央官学增设了广文馆,专门收留的就是各地来京科考结果没考上于是打算继续复读的那些贡生们。】

【它还有专门的技术学校,律学、书学和算学。对应法律、书法和算数学。】

长安城内。

无数的学子带着书童,或者是自己背着自己的书箱,在城中行色匆匆的赶路。

“快上课了,来不及了,赶紧走。”

有在路上遇上相熟的同学或者是朋友,还能一边走一边寒暄几句,交流一下各自学校的授课进度。

“还是羡慕你们四门学的啊。”算学的学子道。

四门学的学子苦笑:“那我们也羡慕在国子学和太学的呢。”

两人正好走到岔路口,一往左,一往右,便互相告别了。

而在国子学的大门口,甚至有不少异域长相的年轻人穿着学子服,他们或来自新罗、或来自东瀛、高昌、吐蕃等地,千里迢迢只为来大唐求学。

在一些大家的课堂上,往往前来听讲的学子众多,甚至一直挤到了院外。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其他旁系专业学校,直接隶属于太常寺太医署的医药学;隶属于太仆寺的兽医学;隶属于秘书省司天台的天文历数学。】

【甚至还有专门的道教学校,隶属于尚书省礼部的崇玄学!】

路小柒放了一张唐朝时各类官学的架构。

除了国子监等七学是独立的之外,其余的旁系学校都隶属于相应的行政机构。

她还放上了可以查到的当时唐朝所规定的一些相应的官方□□材。

经学类的无非就是四书五经等,还是以儒家的经典为主,但算学等专业性学校则有自己的专业书籍,《九章算经》等等。

另外,还有各个学校的招生标准。

比如国子学,是三品以上的子孙,而太学是五品以上,四门学则是七品以上。

其等级划分森严明显。

……

民间的百姓们,尤其是宋以前的,就算是没读过书的也能喊出几大世

家的名字。

什么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

对他们来说,这些世家大族就宛如天上的云一般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