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上可九天揽月(八)(第3/4页)

和友人告辞后,落下闳坐上马车,最终还是离开了长安。

【当然,也有人认为司马迁并不是这样想的,落下闳也赞成以律为历的做法。但这个说法好像也解释不了司马迁只字不提邓平和太初历,落下闳辞官不受以及他所留下的“八百年后”的事情。】

【总之,历史真相早就掩埋在了时间的风沙里。】

【我们现在知道的就是太初历并没有撑过八百年,经过了188年,因为其中的误差,就被东汉的天文学家们废弃了,然后重新回到了传统的“四分法”计算方式。】

……

落下闳有点惆怅,没想到自己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辞官和离开长安的。刘彻看他的表情,冷哼一声: 落下卿,你是否对朕有所不满?落下闳心里一凛,赶紧回道: “陛下,臣可不敢。”

“是不敢,不是没有。”刘彻歪靠在榻上,脸上似笑非笑,然后表情一敛,正色对落下闳道:落下闳,你放心,这次你放手去做,朕绝对不再听信其他人的胡言。

但是!朕要看到的是,比仙画中还要更准的《太初历》!你,可能做到?

现在大汉的情况和之前相比完全不同。

用这一套想让民众觉得大汉是天命所归,好像已经行不太通了。

那就索性不用了。

落下闳愣了一下,随即大声回答: “微臣遵旨,必将竭尽全力!”

他有些兴奋,仙画给了他很多新的角度和灵感,他完全可以将《太初历》制定得更加的完美。刘彻满意的点点头。

随即在心中唏嘘不已,眼睛也眯了起来,幽深晦暗。

哎,开民智之后,这皇帝是越来越难做了。如果要他选的话,还是以前那样比较轻松顺心。他看向天幕,摇摇头。

可惜呀!

【当然,除了这点之外,《太初历》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也最完整的一部历法。】【在汉武帝之后的朝代,修历也成了一件重要的甚至是常规的事情。】

【汉成帝时期的《三统历》、东汉刘洪编著的《乾象历》都是很有名的历法。但,第二次历法改革,还是得看南北朝, “人形计算机”祖冲之的《大明历》!】

祖冲之伏案工作。

在他的案几旁,堆叠着的计算草稿满满都是,好几尺的高度。他亲自计算圭尺和仪漏的各项数据,从不假手于人。

【《大明历》改革了闰月的设置,把本来每19年设置7个闰月改成了每391年设置144个闰月,更加的精密。而且,祖冲之还在《大明历》中引入了“岁差”的概念。】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宇宙里其他天体的吸引,因此随着时间的拉长,自转轴会发生一点变化。这也就导致了太阳位置的一点点小变化。】

【岁差这个概念,是由晋代的天文学家虞喜首先发现的。】冬至那一天,虞喜在正午的时候惯常来到高处观测天象。太阳正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之上。

虞喜看着看着却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他对旁边的书童道: “你有没有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前一年冬至时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似乎偏移了那么一点点。

书童茫然。

虞喜决定,等到明年的时候再来看一遍。

第二年,他发现太阳的位置真的又偏移了一点。

虞喜回去翻了大量的史书,又做了大量的计算,欣喜的对书童道: “尧帝时期,冬至的时候太阳在昂星之中,到现在两千七百多年,太阳却到了东璧星附近。这就是岁差累积而形成的啊!

镜头一转,太阳运行的黄道环形轨迹图出现在了仙画里。

每走一周,太阳的位置的确会往后移那么一点,并不是每次都会定点在同一位置。

天幕下的老百姓们忍不住在天空中寻找太阳的踪迹。

当然,此刻是夜晚,肯定是看不到的。

原来,太阳的位置竟然是会变的啊!他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呢。

有对星宿比较懂的人听明白了虞喜的意思,指给那些人看: “看到

没,昴星在这里,而东璧星在这里。两千多年只是移动了这个距离,那咱们年复一年的看,肯定是看不出来的。

大家了解之余,又对天文学家的眼睛感叹起来: “他们的眼睛也太厉害了,一点点都能发现。”“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吃这碗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