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八)(第4/5页)

顿生惭愧之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朝堂上站着的那些人,看到的却是灾难发生后整个国家迅速的应对,强有力的组织调度能力,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医生群体,怪异、神奇但是具有伟力的机器。

有文官甚至忍不住喃喃说出声:这背后的朝廷该会是什么模样啊!简直难以想象。

嬴政沉默片刻后问李斯:“若大秦境内发生地动,能否做到如此?”

李斯苦涩的摇摇头:“陛下,大秦既无如此之医生,也无如此之机械,更无如此之调度。”

嬴政当然是知道答案的,他也不至于将现在去和两千年后的朝代相比。但他依然想问一遍,是因为心潮澎湃,看到了国家力量可以达到的另一种可能,另一种场面。

他闭上眼,似在思索。

袖袍中的手臂上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久久未曾消散。汉朝,

刘彻问卫青:这些穿绿色衣服的可是后世的军队?卫青道:应该是,之前也曾现过一两次,是同样的衣裳。他对这个也很在意。

刘彻问卫青:“若是派你率领麾下士兵前去发生了地动的城池救灾,你能确保做到那样吗?”

卫青迟疑了片刻:若是百人,臣可做到。若是千人……

他不说话了。

士兵们作战勇猛是因为有犒赏,但救灾……他亲手带出来的亲兵,几百人之内可以做到不去扰民,但人数一多,即使他亲自坐镇,也是难以控制的。

救着救着,可能就会出事。

所以卫青也在思索,为何后世的军人就能做到呢,为什么他们的精气神看上去就是不一样呢?

而让所有人都惦记的,还有那神奇的跑得飞快的车子,可以在天上运送人的飞机,以及医院里展

现出来的各种设施.…

医,果然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是粗暴的划在“工”里面就可以的!

【另外,在古代行医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给皇帝和权贵们治病的时候,动不动就要掉脑袋。】

【曹操杀了华佗,唐懿宗因为女儿的死杀了二十多个御医,还连累了他们的亲属。被称为史上最大杀医案。】

【朱元璋因为儿子的死,杀了一堆御医,只留下了自己信任的戴元礼。而朱允蚊因为朱元璋的死,又杀了一挂御医,还是只留下了戴元礼。】

【不得不夸一句戴元礼,真乃神人也。】

【中医发展缓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教育体系的落后。】

【这里又得提一提范仲淹。】

北宋朝堂之上。

已经担任参知范仲淹侃

侃而谈自己新提出来的“庆历新政”,这里面就有一条是关于医疗的:

如今,整个汴梁城有百万人口,医者数千。但是这些医者大夫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是家传的一些经验,一两本医书甚至是道听途说的一些故事里学了些东西就出来行医。以至于误伤人命的事件,几乎每日都有!

“臣以为,应该由朝廷出面,选出三五位名医良师,以《素问》《难经》等医药典籍为教科书,让汴梁城中这些学医的学徒和大夫们来听讲,再教针灸等科目。三年之后方可选试,其中的优秀者可选拔进入翰林院。

坐在上位的宋仁宗赵祯听得时不时的点点头,最终颔首:准奏!

【可惜的是,范仲淹这么好的政策,在他被罢免后就夭折了。而他所提出来的汴梁城中的医疗之乱象,同样也是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医疗乱象。可以说,除了科举所需要的儒学,整个古代基本没有职业教育!】

【医术的学习和传承大部分都是靠个人自发的师徒制,而且还经常有些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破规矩。】

【有些是宁可让宝贵的技艺和知识消失,也绝不公开于众,敝帚自珍。】

嬴政:!!!

汉武帝刘彻:!!!

所有的帝王们:!!!

这一段来得好啊,来得妙啊,正想着要如何针对本朝的医疗状况来做一些改革呢,这范仲淹就主动的把方案送上来了!

而且这方案听上去还很靠谱。

确实,这医者和性命息息相关,怎能如此仓促的就能行医?当然是要先教化,然后再试选啊!

而没有科举制度的秦朝和汉朝,嬴政与汉武帝几乎是须臾之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贸然上马科举制度恐怕是会引起士族和世家们的反弹的,但先从医者试选开始,就能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