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我们谈恋爱吧?(第2/3页)

无间隙地直飞,加上时差的因素,抵达巴黎的时候,正好是下午茶时间。

南易亲自跑手续在巴黎注册一家雪霁不动产服务公司,主营的业务就是面向国内的土豪提供在法国的不动产置业服务,公寓、别墅以及酒庄。

虽然有拉风酒庄这个科嘉西岛的变数,但波尔多+城堡,在门外汉看来简直必须是高级红酒的代名词,其实,这不过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波尔多的酒庄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爱冠以“Chateau”的名号,直译成中文,就是城堡的意思。

“Chateau”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仅仅是指这个酒庄有自己的葡萄园并自行酿酒,上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附带城堡建筑,南易笃定土豪们在买酒庄之时,看重的不是葡萄园这个核心要素,而是冲着“城堡”两个字来的,关注点会放在房子是否漂亮上面。

当下的波尔多有近万家叫作城堡的酒庄,金融危机的海啸已经掀起,肯定有不少家会被摧枯拉朽般冲倒,要不了多久,捡便宜的时机就会来临。

针对分析国内土豪的需求,提前买下一批城堡,对外慢慢销售,以从中赚取差价,并且提供中介服务,帮助土豪“炒堡”。

波尔多历来有着国际色彩,国内土豪既不是第一批,也不会是最后一批投资此地的老外。比利时人拥有45个波尔多酒庄,英国人、爱尔兰人和德国人也早已下手。即便是五大名庄,历史上也常易主为老外。

1797年,即法国大革命后期,拉菲酒庄一度被荷兰财团买走,玛歌庄园在1977年被卖给希腊人,一些列级酒庄,往上追溯五代,都是外国买家,国内土豪只是一批赶晚集的人。

八十年代日本买下全球的资本扩张浪潮,很快会被国内的土豪所复制,局限在波尔多,他们大概率会尾随在金融危机的身后,沿着日本人当年的脚印,重走一遍。

从七十年代末伊始,南易在经商的同时,也时刻在用心观察其他下海之同仁,说到研究与分析,他应该算不上第一人,但说到认知,他大概不遑多让。

过去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每一个时代风口被吹起来的富豪,他们的发家模式,南易都有做过归类,有不少更是精确到个人。

比较头部的富豪是怎么发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南易身为旁观者都有进行过冷静的剖析,如此做,既是为了加深对时代的认知,也是为了从中汲取精华和教训。

有些事情浸淫得久了,自然能掌握一点诀窍,不需要上辈子的记忆加成,仅凭分析,南易也能得出国内土豪会到波尔多买城堡的结论,而且也能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大致罗列出他们买城堡的理由。

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打开的缺口,以及对神秘力量莫名的不安,让不少人的资产外逃行为得到空前的统一,在这个共同点之上,还有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少人一拍脑瓜就想买个酒庄,自以为能在国内爆炒赚一笔钱,而他们往往只看到收购酒庄需要花的费用,而无视后续是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

从希腊、罗马的酒神祭,到基督教的圣血,葡萄酒嵌入西方文化的内核。

对于酿酒的人而言,葡萄园的经营则书写着一部部厚重的家族史,小时候看爷爷种下葡萄树;长大了,孙子用树上结出的葡萄酿出美酒。

法国酒庄庄主说白了就是一个葡萄农,打起领带、端起酒杯可以演绎法兰西绅士的派头,但一年到头,他们更多是在与天斗——给葡萄树抓抓害虫,秋天到地里抢收果实,最后一头扎进弥漫着腐烂葡萄气味的酒窖中追寻琼浆。

浪漫绅士的掠影背后,一垄一垄的屎尿才是贯穿他们人生的主旋律,爷爷辈做的事,到了孙子辈才能受益,讲究的就是一个与时间的软磨硬泡,一个水磨工夫。

而国内的土豪是沐浴着大干快上、弯道超车、快速建立国际名牌的思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一现世就站在水库的泄水口,钱犹如被汹涌的流水裹挟的鱼群,傻不拉几的就会往土豪的渔网、身边跳,土豪只需拿着木耙把它们搂到一块。

赚过快钱的人,很难用三代人几十年的时间去经营一份产业,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一个快字,春天种下几枚钢镚,到了秋天,满地躺着金西瓜,这才叫人干的买卖。